
英:/'ˈkʊskʊs; ˈkuːskuːs/ 美:/'ˈkʊskʊs,ˈkuːskuːs/
n. 蒸粗麥粉
Divide couscous between two bowls.
把蒸粗麥粉分放在兩個碗中。
Switch to whole-wheat couscous and pasta.
轉變去食用全麥制作的粗麥粉和通心粉。
On Friday we serve up Morocco's iconic dish, couscous.
在每個星期五我們提供摩洛哥最具特色的菜,庫斯·庫斯。
Remove from heat, add cilantro, and serve over Israeli couscous pilaf.
從火上取下湯鍋,加芫荽葉,再澆到以色列蒸粗麥粉上面。
Couscous is a granular semolina that is soaked until soft. It is served like rice.
Couscous是顆粒粗面粉,它可以浸泡至軟,且常像米飯一樣被食用。
couscous(古斯米)的詳細解釋
1. 定義與起源
couscous(發音:/ˈkuːskuːs/)是一種源自北非柏柏爾人的傳統主食,由粗粒小麥粉(semolina)制成的小顆粒狀食物。它并非谷物本身,而是一種加工食品,通常通過蒸制而非水煮來烹饪,質地輕盈蓬松。其曆史可追溯至公元7-13世紀,是馬格裡布地區(阿爾及利亞、突尼斯、摩洛哥等)飲食文化的核心象征(來源:聯合國糧農組織 FAO)。
2. 原料與制作工藝
傳統 couscous 以杜蘭小麥粗粒粉(semolina)為原料,通過反複撒水、揉搓、過篩形成細小的顆粒。現代工業化生産則使用預蒸熟的“即食 couscous”,大幅縮短烹饪時間。制作時需用特制蒸鍋(couscoussier)蒸制,使顆粒均勻受熱而不粘連(來源:大英百科全書)。
3. 烹饪方式與食用場景
couscous 通常作為主食搭配炖菜(如蔬菜、羊肉或雞肉炖湯)食用,也可制成沙拉或甜點。在摩洛哥等國,周五的家庭聚餐常以 couscous 為核心,象征團聚(來源:美食文化研究期刊 Food and Foodways)。烹饪時需先加水或高湯焖蒸,使其充分吸收水分膨脹,口感松軟。
4. 營養價值
作為全麥制品,couscous 富含複合碳水化合物、植物蛋白及膳食纖維。一份标準烹饪後的 couscous(約157克)可提供約6克蛋白質和2克纖維,是低脂、低鈉的健康主食選擇(來源:美國農業部 USDA 食物數據中心)。
5. 文化意義與全球影響
2010年,couscous 被阿爾及利亞等四國聯合提名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産,彰顯其作為北非文化身份載體的重要性(來源:聯合國教科文組織 UNESCO)。如今,其便捷的即食形态已風靡歐美及亞洲,成為全球化健康飲食的代表之一。
couscous 是一個源自北非的詞彙,具有多層次的語義和用法,以下是詳細解釋:
如需更全面的例句或文化背景,可參考來源(新東方詞典)及(法語詞典)。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