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kəˈrɒləri/ 美:/'ˈkɔːrəleri/
推論
複數:corollaries
TOEFL
n. 推論;必然的結果
Our attempt to prove the corollary failed.
我們證明這個推論的嘗試失敗了。
Japan's dependence on imports is a corollary of its small territory.
日本對進口的依賴是其領土狹小的必然結果。
The opposing debater did not directly refute our corollary arguments.
對方辯手并沒有直接反駁我方的推論。
Unfortunately, violence is the inevitable corollary of such a revolutionary change in society.
不幸的是 暴力是這種社會變革的必然結果
The number of prisoners increased as a corollary of the government's determination to combat violent crime.
政府決心打擊暴力犯罪,其後果是囚犯數量增加了。
There is a corollary to this.
這有一個推論。
But there is a corollary.
但是,這是一個必然的結果。
But there is a corollary to this insight.
但這種見解有一個必然的結果。
A corollary of that is I hate flag waving.
以上導緻的必然結果是,我讨厭國旗揮舞。
corollary equipment
配套設備
n.|conclusion/consequence/inference;推論;必然的結果
"corollary"(推論)是邏輯學和數學領域的重要術語,指從已證明的命題中自然推導出的必然結論。其核心特征在于結論的依賴性——它必須基于前序定理或事實的成立而成立。
在學科應用中的具體含義:
數學領域
指通過嚴格證明的定理直接衍生的結果,例如勾股定理的推論可推導出直角三角形的邊長比例關系。美國數學學會(American Mathematical Society)将其定義為"無需額外證明的必然結論"(來源:ams.org/glossary)。
形式邏輯領域
作為有效論證的副産品存在,英國邏輯學家羅素在《數學原理》中強調:"推論的價值在于揭示原始命題隱含的深層邏輯結構"(來源:Stanford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
日常語境延伸
牛津英語詞典(oed.com)收錄其引申義,指"某事件或行為引發的必然後續影響",例如:"經濟制裁的推論是國際貿易格局重組"。
典型用例:
歐幾裡得《幾何原本》中,命題I.15(對頂角相等定理)的推論直接導出"兩條直線相交形成的鄰補角之和為180度",這種從屬關系構成幾何學公理體系的基礎結構(來源:Euclid's Elements, Book I)。
以下是關于單詞corollary 的詳細解釋:
學術場景(如數學):
在定理證明後,常附加一個corollary,作為無需額外證明的推論。例如:
The corollary to this theorem simplifies the calculation.
日常語境(表結果):
The increase in pollution is a corollary of rapid industrialization.
(污染加劇是快速工業化的必然結果。)
如需進一步了解例句或專業用法,可參考權威詞典(如牛津、韋氏)或學術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