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kənˈfeʃnz/
CET4,CET6,TOEFL,GRE,SAT
n. 自白,招供;忏悔錄(confession的複數形式)
The epigraph to O'Rourke's book is from de Quincey's Confessions of an English Opium Eater.
奧羅克著作卷首的引語取自德·昆西的《瘾君子自白》。
His confessions were made under torture.
他被屈打成招。
Uncorroborated confessions should no longer be accepted by courts.
無證據的供詞不應繼續被法庭采信。
Neither trickery nor coercion is used to secure confessions.
既不誘供也不逼供。
“confessions”是名詞“confession”的複數形式,核心含義指對事實、情感或行為的坦誠表述,根據語境可分為以下三層含義:
宗教層面的忏悔
在基督教(尤其是天主教)中,指信徒向神職人員坦承罪過的宗教儀式,強調通過悔改獲得救贖。例如《天主教百科全書》指出,忏悔聖事(Sacrament of Penance)要求信徒“完整陳述罪行以重建與神的關系”。這一概念可追溯至《聖經·約翰一書》中“認自己的罪,神必赦免”的教義。
法律層面的供認
在司法領域,指嫌疑人或被告對罪行的書面或口頭承認,具有法律效力。例如《布萊克法律詞典》定義“confession”為“對犯罪事實的明确陳述,無需推論即可證明有罪”。需注意自願性原則,若供述通過脅迫獲得可能被法庭排除。
個人情感的表白
在文學與心理學中,指對隱秘情感、經曆或立場的自我揭露。例如盧梭的《忏悔錄》(Confessions)通過坦誠個人過失探讨人性複雜性;奧古斯丁的同名著作則融合哲學與信仰自省。現代心理學認為,此類表述可緩解心理壓力,建立人際信任。
該詞源自拉丁語confessio(承認),詞根con-(完全)與fateri(說出)構成,強調“徹底袒露”的本質。語義演變體現了從宗教義務到個體表達的文化擴展。
“Confessions”是名詞“confession”的複數形式,其核心含義是“承認、供認或忏悔”,具體含義需結合語境理解:
宗教場景
指信徒向神職人員(如神父)坦白自己的罪過,尋求寬恕。例如:“Catholic confessions are part of the sacrament of penance.”(天主教的忏悔是補贖聖事的一部分)。
法律與道德層面
表示對錯誤行為或罪行的承認,如“The suspect signed a written confession.”(嫌疑人籤署了書面供詞)。日常生活中也可指坦白秘密,如“Her confessions about the past surprised everyone.”(她對過去的坦白讓所有人驚訝)。
文學與藝術領域
常作為書名或作品名,表達自我剖析或揭露内心。例如哲學家聖奧古斯丁的《忏悔錄》(Confessions)通過自傳體探讨信仰與人性。
詞源與辨析
源自拉丁語“confessio”(聲明、承認)。近義詞如“admission”側重事實的承認(如“admission of guilt”),而“confession”更強調情感層面的坦白,常涉及隱私或道德負擔。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