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 頭孢克洛;氯氨苄青黴素
OBJECTIVE: To validat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domestic cefaclor.
目的:驗證國産頭孢克羅(新達羅)的臨床療效。
Objective: To determine the content of cefaclor in cefaclor capsule.
目的:測定頭孢克洛膠囊中頭孢克洛的含量。
Objective: To determine the content of cefaclor for in cefaclor for suspension.
目的:測定頭孢克洛幹混懸劑中頭孢克洛的含量。
Objective: To determine the contents of cefaclor in compound cefaclor tablets by RP-HPLC.
目的: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譜法,以測定複方頭孢克洛片中頭孢克洛的含量。
Objective: To determine the pharmacokinetics and relative availability of domestic cefaclor.
目的:測定國産頭孢克洛膠囊的藥代動力學及相對生物利用度。
Cefaclor是一種第二代頭孢菌素類抗生素,通過抑制細菌細胞壁的合成發揮殺菌作用。該藥物對革蘭氏陽性菌和部分革蘭氏陰性菌(如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鍊球菌等)均具有抗菌活性。
在臨床應用上,cefaclor主要用于治療敏感菌引起的以下感染:
根據美國FDA批準的藥品說明書,該藥物需根據腎功能調整劑量,常見不良反應包括腹瀉(發生率約2.8%)、皮疹(1.5%)及肝功能異常(0.6%)。對青黴素過敏患者需謹慎使用,交叉過敏反應發生率約為5-10%。
在藥代動力學方面,cefaclor口服生物利用度達到90%,血漿半衰期約0.6-0.9小時,主要通過腎髒排洩。世界衛生組織基本藥物标準清單(2023版)将其列為治療兒童急性中耳炎的二線選擇藥物。
Cefaclor 是第二代頭孢菌素類抗生素(β-内酰胺類),中文通用名為頭孢克洛,别稱包括氯氨苄頭孢菌素、希刻勞、新達羅等。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化學結構
分子式為 $mathrm{C{15}H{14}ClN{3}O{4}S}$,分子量約367.81,呈白色至微黃色粉末,微溶于水,幾乎不溶于有機溶劑。其化學名稱含苯乙酰氨基和氯取代基,結構特征為3-氯-8-氧代-5-硫雜-1-氮雜雙環[4.2.0]辛-2-烯-2-甲酸衍生物。
藥理作用
通過抑制細菌細胞壁合成發揮殺菌作用,對革蘭氏陽性菌(如肺炎鍊球菌、化膿性鍊球菌)和部分革蘭氏陰性菌(如流感嗜血杆菌)有效。
主要用于敏感菌引起的輕中度感染: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