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泡沫破滅;泡泡破了
One year later, that bubble burst.
一年後,泡沫破裂了。
Then the bubble burst.
後來泡沫破滅。
Has the bubble burst for the yellow metal?
關于這種黃澄澄金屬的泡沫破滅了嗎?
When the bubble burst, demand collapsed.
當房地産泡沫破裂時,購房需求大跌。
Then it’s epic real estate and equity bubble burst.
接着其巨大的房地産和股市泡沫破裂。
“bubble burst”是一個經濟學和金融領域的重要概念,指資産價格在經曆非理性上漲後突然崩盤的過程。該現象通常發生在市場投機情緒高漲時,投資者因過度樂觀預期推動價格遠高于實際價值,當市場信心逆轉時泡沫迅速破裂。
從形成機制看,經濟泡沫往往伴隨着信貸擴張和杠杆濫用。以美國互聯網泡沫為例,1995-2000年間納斯達克指數上漲400%,但超過70%的科技公司實際處于虧損狀态(曼昆《經濟學原理》)。美聯儲前主席格林斯潘在1996年提出“非理性繁榮”警告時,已觀察到市場估值嚴重偏離基本面(美聯儲曆史檔案)。
曆史上最典型的泡沫破裂案例包括:1637年荷蘭郁金香狂熱、1720年南海公司泡沫、2008年次貸危機。國際貨币基金組織(IMF)研究報告顯示,過去百年間全球共發生超過150次資産泡沫事件,平均每次造成GDP損失約8%(IMF全球金融穩定報告)。
泡沫破裂的影響具有顯著傳導性。2000年互聯網泡沫破滅導緻标普500指數兩年内下跌45%,連帶影響企業研發投入減少30%以上(美國經濟分析局數據)。現代金融市場的衍生品交易更會放大這種沖擊,如2008年雷曼兄弟破産引發的連鎖反應。
世界銀行建議投資者應關注市盈率、房價收入比等核心指标,當這些指标超過曆史均值兩倍标準差時,市場可能已進入泡沫區間(世界銀行發展報告)。當前各國央行已将資産泡沫監測納入宏觀審慎監管框架,通過逆周期調節機制防範系統性風險。
“Bubble burst”是一個英語短語,具有字面意義和比喻意義雙重含義,具體解釋如下:
The 2008 financial crisis was triggered by theburst of the housing bubble.
(2008年金融危機由房地産泡沫破滅引發。)
I hate toburst your bubble, but that plan is unrealistic.
(我不想潑冷水,但這個計劃不切實際。)
搭配擴展:
近義詞:
如需更詳細例句或曆史案例,可參考經濟學相關文獻或詞典釋義。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