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bɔːrəsaɪt/ 美:/'ˈbɔːrəˌsaɪt /
n. [礦物] 方硼石
Boracite(硼氯鎂石)是一種含氯的硼酸鹽礦物,其化學式為Mg₃B₇O₁₃Cl,屬于正交晶系礦物。該名稱源自其成分中的硼元素(boron)和拉丁語中表示氯的"chloros"(後演化為"boracite")。
物理性質
晶體常呈現假立方體或四面體形态,莫氏硬度為7-7.5,比重約2.9-3.0。新鮮斷面呈玻璃光澤,顔色多為無色、白色或淺灰色,部分标本因含雜質呈現藍綠色調。
地質成因
主要形成于海相蒸發岩礦床,常見于石膏、硬石膏和石鹽的伴生礦物中。德國斯塔斯富特鹽礦床是典型産地,英國、美國新墨西哥州及中國青海柴達木盆地也有發現記錄。
工業應用
作為硼資源的重要載體,可用于生産硼酸鹽化合物,應用于特種玻璃制造和陶瓷釉料配方。其壓電特性在科研領域具有研究價值。
"boracite"的詳細解釋如下:
1. 基本定義
該詞是礦物學術語,中文譯作方硼石,屬于硼酸鹽礦物氯硼酸鎂,化學式為:
$$
text{Mg}_3[text{B}7text{O}{12}]text{OCl}
$$
分子量為392.04。其英文發音為英式[bə'ræsɪt]、美式[bə'ræsɪt]。
2. 物理性質
3. 地質特征與用途
4. 其他說明
該詞在法語中同樣譯為“方硼石”,且無常見近反義詞或複雜詞态變化。
如需進一步了解其晶體結構或工業應用細節,可參考礦物學專業資料。
equallymasterpiecedeputyecdysisfelicitousbombardadvantagedalluredanticipateddeplumationexpectedIEinexcusableLiberianiftiernonlivingocclusionsalonsan apology for somethingballot boxby bikehardware designinterim reportanemoclinographfrothilyJordanonmacrobianmannosefibrillaemcluh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