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bɔːrəsaɪt/ 美:/'ˈbɔːrəˌsaɪt /
n. [矿物] 方硼石
Boracite(硼氯镁石)是一种含氯的硼酸盐矿物,其化学式为Mg₃B₇O₁₃Cl,属于正交晶系矿物。该名称源自其成分中的硼元素(boron)和拉丁语中表示氯的"chloros"(后演化为"boracite")。
物理性质
晶体常呈现假立方体或四面体形态,莫氏硬度为7-7.5,比重约2.9-3.0。新鲜断面呈玻璃光泽,颜色多为无色、白色或浅灰色,部分标本因含杂质呈现蓝绿色调。
地质成因
主要形成于海相蒸发岩矿床,常见于石膏、硬石膏和石盐的伴生矿物中。德国斯塔斯富特盐矿床是典型产地,英国、美国新墨西哥州及中国青海柴达木盆地也有发现记录。
工业应用
作为硼资源的重要载体,可用于生产硼酸盐化合物,应用于特种玻璃制造和陶瓷釉料配方。其压电特性在科研领域具有研究价值。
"boracite"的详细解释如下:
1. 基本定义
该词是矿物学术语,中文译作方硼石,属于硼酸盐矿物氯硼酸镁,化学式为:
$$
text{Mg}_3[text{B}7text{O}{12}]text{OCl}
$$
分子量为392.04。其英文发音为英式[bə'ræsɪt]、美式[bə'ræsɪt]。
2. 物理性质
3. 地质特征与用途
4. 其他说明
该词在法语中同样译为“方硼石”,且无常见近反义词或复杂词态变化。
如需进一步了解其晶体结构或工业应用细节,可参考矿物学专业资料。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