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bɜːθwɜːt/
n. 馬兜鈴屬植物
Birthwort(中文常譯作“馬兜鈴”或“鐵線蓮狀馬兜鈴”)指的是一類主要屬于馬兜鈴屬(Aristolochia)的植物,尤其指鐵線蓮狀馬兜鈴(Aristolochia clematitis)。這個詞源自古英語或中古荷蘭語,字面意思是“生育草”(birth + wort),反映了其曆史上在助産和婦科疾病中的應用傳統。
Birthwort主要指Aristolochia clematitis,是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原産于歐洲南部和亞洲西部。其莖細長纏繞,心形葉片,花朵呈彎曲的管狀,黃綠色,形态獨特。它屬于馬兜鈴科(Aristolochiaceae),該科植物因含馬兜鈴酸(Aristolochic acid)而聞名。來源:Royal Botanic Gardens, Kew - Plants of the World Online。
“Birthwort”的名稱直接關聯其傳統用途。古羅馬和歐洲中世紀文獻記載,其根部被制成藥劑用于催産、緩解産後疼痛及治療婦科疾病。老普林尼(Pliny the Elder)在《自然史》中提及它促進分娩的作用。詞根“wort”在古英語中意為“藥用植物”,印證了其草藥身份。來源:University of Chicago - The Perseus Digital Library (Pliny's Natural History)。
馬兜鈴酸被證實具有強腎毒性和緻癌性,可導緻腎衰竭、尿路上皮癌等。自20世紀90年代“中草藥腎病”事件後,歐盟、美國FDA及中國藥監局均禁用含馬兜鈴酸的草藥。世界衛生組織(WHO)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将馬兜鈴酸列為1類緻癌物。來源:WHO IARC Monographs on the Identification of Carcinogenic Hazards。
“Birthwort”有時泛指馬兜鈴屬植物,如北美産的弗吉尼亞馬兜鈴(Aristolochia serpentaria)也曾用于治療蛇咬傷和發熱。但現代分類學中,該詞更特指歐洲種clematitis。來源:Flora of North America Editorial Committee。
注:因馬兜鈴酸毒性,本文僅作學術解釋,嚴禁任何藥用嘗試。當前醫學已全面禁止其使用。
"birthwort"是植物學領域的一個專有名詞,具體含義和相關信息綜合如下:
Birthwort(發音:英音['bɜ:θwɜ:t],美音['bɜ:θwɜ:t])指馬兜鈴屬植物(學名Aristolochia),屬于馬兜鈴科。其英文名源自花朵形狀類似胎兒(birth),曆史上曾用于助産或婦科疾病,因此得名。
該詞常與“birth”(出生)混淆,但後者僅指分娩或起源,無植物學含義。若需進一步了解馬兜鈴的具體品種或化學成分,建議查閱權威植物學資料。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