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 柏林牆
The fall of the Berlin Wall symbolized the end of the Cold War between East and West.
柏林牆的倒塌象征着東西方冷戰的結束。
Reagan loathed the Berlin Wall.
裡根憎恨柏林牆。
But can you love the Berlin Wall?
但人能愛上柏林牆嗎?
A decade later, the Berlin Wall fell.
十年後,柏林牆倒了。
Berlin Wall falls.
拆毀柏林牆。
柏林牆(Berlin Wall)是冷戰期間(1961年11月9日—1989年)由德意志民主共和國(東德)政府在柏林境内修建的防禦工事體系,目的是阻止東德居民逃往西德和西柏林地區。該建築全長約155公裡,由混凝土牆體、瞭望塔、鐵絲網和雷區組成,是東西方意識形态對立的物理象征。
曆史背景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德國被盟軍劃分為四個占領區。隨着美蘇冷戰加劇,1949年德國分裂為東德(蘇聯支持)和西德(西方盟國支持)。柏林雖位于東德境内,但同樣被分割為東柏林和西柏林。由于東德經濟衰退和政治高壓,1949—1961年間約有250萬東德人通過西柏林逃往西方。為遏制人口流失,東德政府于1961年8月13日突然封鎖邊境并開始築牆。
結構特征
柏林牆并非單一牆體,而是由兩道平行牆體構成“死亡地帶”,中間設有反車輛壕溝、自動射擊裝置和302座瞭望塔。牆體高度約3.6米,頂部安裝光滑管道防止攀爬。據記載,至少有140人在試圖翻越時被射殺或觸發地雷身亡。
倒塌與影響
1989年11月9日,東德政府迫于民衆抗議和國際壓力,宣布開放邊境。數以萬計的民衆自發拆除牆體,标志着冷戰走向終結。1990年10月3日,德國正式統一。目前柏林牆遺址保留有東邊畫廊(East Side Gallery)等紀念地,展示全球藝術家創作的壁畫,其中最著名的是《兄弟之吻》。
Berlin Wall(柏林牆)是冷戰時期最具标志性的建築之一,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Berlin Wall(德語:Berliner Mauer)是德意志民主共和國(東德)于1961年8月13日修建的邊防系統,旨在阻止東德與西柏林(由美、英、法控制的聯邦德國飛地)之間的人員自由流動。它不僅是物理屏障,更是意識形态對立的象征,标志着二戰後德國分裂為東、西兩部分,以及冷戰期間東西方陣營的對峙。
在英語中,“Berlin Wall”也用于比喻任何人為的隔離或思想壁壘,例如政治、文化領域的隔閡。
柏林牆是20世紀分裂與對抗的縮影,其興衰深刻反映了自由與壓迫的沖突,以及民族統一的必然性。如需進一步了解,可參考權威曆史資料或柏林牆遺址記錄。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