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arky是什麼意思,autarky的意思翻譯、用法、同義詞、例句
autarky英标
英:/''ɔːtɑːkɪ/ 美:/''ɔtɑrki/
詞性
複數 autarkies
類别
商務英語
常用詞典
n. 自給自足
例句
Figures on the decline in world trade are horrible for anybody except anti-globalisation advocates of autarky.
世界貿易下降的數據對任何人都是可怕的,當然反對全球化倡導自給自足的人除外。
Pakistanis' growing sense of autarky has led them to overplay their hand in negotiations with the United States.
巴基斯坦日益增強的自給自足意識使得他們在同美國談判時過高地估計了自己。
The reactions of some western countries to successive currency and energy disorders have resurrected the spectre of autarky.
某些西方國家對接連發生的貨币與能源方面失調的反應又使自給自足政策的幽靈複活了。
The reactions of some Western countries to successive currency and energy disorders have resurrected the spectre of autarky.
某些西方國家對接連發生的貨币與能源方面失調的反應使其老政策的幽靈複活了。
There have been many examples of closed economies throughout history, but very few closed economies exist today. also called autarky.
這種經濟也可稱為“自給自足的經濟”,在曆史上有很多例子,但是在現代經濟中很少見。
同義詞
n.|self-sufficiency;[經]自給自足
專業解析
autarky(中文常譯為“自給自足”或“經濟自足”)是一個經濟學和政治學概念,指一個國家或經濟體力求完全不依賴外部貿易或援助,僅依靠自身資源滿足所有需求的狀态。其核心目标是實現經濟獨立和自足,避免受國際市場波動或他國政治壓力的影響。
核心含義與特征
- 經濟封閉性:Autarky 經濟體主動限制或完全斷絕與其他國家的商品、服務、資本和技術的進出口貿易。其理想狀态是内部生産完全覆蓋内部消費,形成封閉的經濟循環系統。
- 自給自足目标:強調國内生産應滿足國内對糧食、能源、工業品等所有關鍵物資的需求,減少或消除對外部供應鍊的依賴。
- 政策驅動:通常由政府通過高關稅、進口配額、出口禁令、外彙管制、産業補貼(尤其是對關鍵戰略産業)等一系列保護主義政策強制推行。
- 與孤立主義關聯:雖然不完全等同,但autarky常與政治上的孤立主義或民族主義政策相伴,強調國家主權和經濟安全優先于全球化的經濟利益。
曆史背景與現代應用
- 曆史實踐:曆史上,一些國家在戰争、嚴重國際沖突或經濟封鎖時期(如戰争經濟)曾試圖實現短期autarky以保障生存。例如,拿破侖的大陸封鎖政策旨在使歐洲大陸經濟獨立于英國。更極端的例子如法西斯意大利和納粹德國在兩次世界大戰間推行的經濟自給政策,以及冷戰時期朝鮮的“主體思想”指導下的高度封閉經濟模式。
- 現代語境:在全球化時代,完全意義上的autarky被認為效率低下且難以實現。然而,追求關鍵領域(如糧食安全、能源安全、核心技術和戰略物資)的部分自給自足或供應鍊韌性,以減少對外部單一來源的過度依賴,已成為許多國家(包括大國)的重要政策目标,常被稱為“戰略自主”或“去風險化”。這可以看作是一種有限度的、針對性的autarky思想在現代的應用。
與相關概念的區别
- 保護主義:保護主義是通過貿易壁壘保護國内産業,但未必追求完全斷絕貿易;autarky是保護主義的極端形式,目标是零國際貿易。
- 進口替代工業化:ISI是一種發展策略,通過保護國内産業替代進口品,旨在發展工業基礎,最終可能參與出口;autarky則更強調封閉和自足本身,未必有ISI的發展出口導向目标。
- 孤立主義:孤立主義主要指外交和政治上避免卷入國際事務;autarky特指經濟層面的封閉自足,兩者雖有重疊但側重點不同。
評價
- 缺點:主流經濟學普遍認為autarky效率低下。它剝奪了國家從比較優勢和國際貿易中獲益的機會,導緻資源錯配、生産效率降低、創新受限、商品短缺、質量下降和消費者選擇減少。生活水平通常會下降。
- (主張者認為的)優點:支持者認為它能保障國家安全(尤其在沖突時)、維護經濟主權、避免外部經濟沖擊、保護國内就業(盡管可能是低效的)。在極端情況下(如被全面封鎖),可能是生存所需。
權威參考來源:
- 經濟學教材與詞典:如《新帕爾格雷夫經濟學大辭典》對“Autarky”詞條的定義和讨論提供了經典的經濟學解釋。來源:The New Palgrave Dictionary of Economics.
- 國際組織報告與研究:世界銀行、國際貨币基金組織(IMF)等機構的研究報告經常分析貿易開放與封閉經濟的效益對比,批判完全自給自足的弊端。來源:World Bank Development Reports, IMF Working Papers.
- 經濟思想史著作:研究重商主義、德國曆史學派(如李斯特,雖然他主張保護幼稚産業而非完全自給)、以及20世紀極權國家的經濟政策時,autarky是重要主題。來源:相關經濟思想史學術專著(如《經濟理論的演進》)。
- 政治經濟學分析:研究國家安全與經濟政策、全球化與反全球化思潮的文獻會涉及對現代版autarky(戰略自主)的讨論。來源:政治經濟學領域期刊(如《國際組織》、《世界政治》)。
網絡擴展資料
以下是關于單詞autarky 的詳細解釋:
1.基本釋義
- 詞義:指一個國家或地區在經濟上實現完全自給自足,不依賴外部貿易或資源的狀态。
- 中文翻譯:自給自足(尤指經濟層面)。
2.發音與詞形
- 英式發音:/ˈɔːtɑːki/
- 美式發音:/ˈɔːtɑːrki/
- 複數形式:autarkies
- 形容詞:autarkic(自給自足的)。
- 異體拼寫:有時與autarchy 混用,但後者更偏向政治意義上的“專制統治”。
3.用法與例句
- 經濟學場景:
- 例句:The country pursued a policy of autarky to avoid reliance on foreign imports.(該國推行自給自足政策以減少對外國進口的依賴。)。
- 現實案例:特朗普政府時期的貿易戰被部分分析認為帶有追求經濟自給自足的傾向。
4.同義詞與反義詞
- 同義詞:self-sufficiency, economic independence。
- 反義詞:trade dependence, globalization。
5.補充說明
- 局限性:完全自給自足在全球化背景下通常被認為難以實現,且可能導緻效率低下或資源浪費。
- 語境差異:在政治學中,需注意與autarchy(專制統治)區分。
如需更多例句或詞源分析,可參考來源網頁(如、6、7)。
别人正在浏覽的英文單詞...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