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英語單詞大全

asylee是什麼意思,asylee的意思翻譯、用法、同義詞、例句

輸入單詞

asylee英标

英:/'əˌsaɪˈliː/

常用詞典

  • n. 難民

  • 例句

  • As an asylee, you are not required to apply for permanent resident status after being granted asylum for 1 year, although it may be in your best interest to do so.

    作為政治避難者,你不必在獲準政治避難一年後申請永久居民身份,盡管你可能很願意。

  • 同義詞

  • n.|refugee/displaced persons;難民

  • 專業解析

    Asylee(庇護獲得者)是一個特定的法律術語,指已經在其抵達的國家(通常是尋求庇護國)境内或邊境,獲得該國政府正式授予庇護身份(Asylum)的個人。其核心含義和法律地位如下:

    1. 核心定義與法律依據

      Asylee 指因種族、宗教、國籍、特定社會團體成員身份或政治見解而在其原籍國遭受迫害或有充分理由擔心遭受迫害,從而逃離該國,并在另一個國家境内(或邊境)被該國政府根據其國内法和國際義務(主要是1951年《關于難民地位的公約》及其1967年議定書)正式批準給予庇護的人。獲得庇護身份意味着該個人被允許留在庇護國,不被遣返回可能使其面臨迫害的原籍國。

      來源:聯合國難民署(UNHCR)關于庇護與國際保護的定義;美國公民及移民服務局(USCIS)政策手冊中關于庇護資格的定義

    2. 關鍵特征與獲得過程

      • 境内申請:與難民(Refugee)通常在其原籍國境外(如第三國)提出申請并經篩選後重新安置不同,Asylee 是已經身處庇護國領土内(或抵達邊境口岸) 時提出庇護申請并獲得批準的人。
      • 法定程式:申請人需向庇護國的主管機構(如美國的USCIS或移民法庭)提交申請,證明自己符合難民定義(即存在受迫害的恐懼且該恐懼有充分理由),并通過可信度評估、背景調查等法定程式。在美國,通常需在入境後一年内提出申請(有特定例外情況)。
      • 法律地位确認:獲得批準後,其庇護身份(Asylee Status)即獲得法律确認,受到庇護國法律的保護。

        來源:美國國土安全部(DHS)官網對庇護(Asylum)和難民(Refugee)的區分說明;美國司法部移民審查執行辦公室(EOIR)關于庇護程式的信息

    3. 權利與義務

      獲得庇護身份後,Asylee 通常享有以下權利(具體因國家而異):

      • 不被驅逐或遣返回原籍國。
      • 有權在庇護國合法居留和工作(通常可獲得工作許可)。
      • 有資格申請社會服務援助(如某些福利)。
      • 通常可在滿足條件後(如在美國需獲得庇護身份滿一年且未喪失該身份)申請永久居留權(綠卡)。
      • 可為符合條件的配偶和子女申請衍生庇護身份或讓其來美團聚。

        同時,Asylee 也需遵守庇護國法律,其身份可能因特定原因(如自願返回原籍國、犯有嚴重罪行等)而被終止。

        來源:美國公民及移民服務局(USCIS)關于庇護獲得者的權利信息;美國移民法律資源網站(如AILA)對庇護身份權益的解讀(基于法規)

    4. 與“難民(Refugee)”的區别

      兩者核心的法律定義(因迫害恐懼而逃離)相同,主要區别在于申請地點和程式:

      • 難民(Refugee):通常在其原籍國境外(如難民營、第三國)向目标庇護國(如美國)的使領館或聯合國難民署提出申請,經嚴格篩選、背景調查和安全檢查後,被批準并安排進入庇護國重新安置。入境時即具有難民身份。
      • 庇護獲得者(Asylee):已經自行抵達或身處庇護國境内(或邊境),在該國境内提交庇護申請并獲得批準。

        身份獲批後,兩者在庇護國享有的權利通常相似。

        來源:聯合國難民署(UNHCR)對難民(Refugee)和尋求庇護者(Asylum-Seeker)的區分;美國國務院領事事務局對難民簽證程式的說明

    Asylee 是一個具有特定法律含義的身份,指因畏懼迫害而逃離原籍國、已經身處庇護國境内并獲得該國政府正式批準給予庇護保護的個人。其身份确認需通過法定程式,獲批後享有不被遣返、合法居留工作等權利,并區别于在境外申請并獲得安置的難民(Refugee)。

    網絡擴展資料

    根據搜索結果的綜合信息,"asylee"是一個法律術語,特指在目标國家境内或邊境申請庇護的人。其核心含義可拆解為:

    1. 詞源構成
      由"asylum"(庇護)衍生而來,後綴"-ee"表示被動接受者,字面意為"被庇護者"。該詞源自希臘語"asylon",原指不可侵犯的避難所。

    2. 法律定義
      指因種族、宗教、國籍、特定社會團體成員或政治見解,在原籍國遭受迫害而尋求他國庇護者。與"refugee"(難民)的關鍵區别在于:

      • Asylee:已在庇護國境内或邊境提出申請
      • Refugee:通常在第三國申請并通過審核後入境。
    3. 權利範圍
      根據《聯合國難民公約》,獲得批準的asylee可享有工作權、社會福利及永久居留申請資格,但需通過嚴格審查程式,包括證明"可信恐懼"(well-founded fear)。

    4. 語境使用
      該詞多用于美國移民法律文件,日常交流中更常用"refugee applicant"(難民申請者)。海詞詞典顯示其發音為英[ə'saɪliː]/美[ə'saɪliː]。

    需注意:部分國家将境内申請的庇護者稱為"asylum seeker",而"asylee"特指已獲批者,具體定義可能因司法管轄區而異。建議查閱目标國最新移民法案獲取精準解釋。

    别人正在浏覽的英文單詞...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