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 白堅木胺
Aspidosamine是一種吲哚類生物堿化合物,主要存在于夾竹桃科(Apocynaceae)植物中,特别是白堅木屬(Aspidosperma)植物。該化合物具有獨特的四環骨架結構,包含兩個稠合的六元環和一個五元環體系,分子式為C19H24N2O。在天然産物化學領域,其結構鑒定通常借助核磁共振(NMR)和質譜(MS)技術完成。
根據《天然産物化學評論》的研究,aspidosamine在傳統醫學中曾被用于抗瘧疾治療,其作用機制與奎甯類似,通過幹擾瘧原蟲的代謝途徑發揮作用。現代藥理學研究則發現其對某些癌細胞系具有選擇性抑制作用,特别是在乳腺癌細胞MCF-7的體外實驗中顯示出劑量依賴性凋亡誘導效應。
該化合物的生物合成途徑涉及色胺與萜類前體的縮合反應,這一過程由植物體内的特異性酶催化完成。值得關注的是,《生物有機與藥物化學通訊》最新研究指出,通過對aspidosamine進行結構修飾得到的衍生物,在神經退行性疾病模型中表現出改善線粒體功能的作用。
參考文獻來源:
根據英語詞典的解釋,aspidosamine 是一個化學及藥學領域的專業術語,以下是詳細說明:
音标與拼寫
英式音标為 [æs'pɪdɒzəmi:n],美式音标為 [æs'pɪdɒzəmi:n],拼寫為aspidosamine。
中文譯名與用途
譯為白堅木胺,主要作為催吐藥使用。這類藥物通常通過刺激胃黏膜或中樞神經系統引發嘔吐反應,用于清除體内有毒物質。
其他别名
在網絡或文獻中也可能被稱為綿馬胺,可能與植物來源相關(如白堅木屬植物 Aspidosperma 的提取物)。
該詞屬于高度專業化的詞彙,常見于藥學或植物化學領域。如需更深入的化學結構或藥理機制信息,建議查閱專業文獻或藥典。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