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 白坚木胺
Aspidosamine是一种吲哚类生物碱化合物,主要存在于夹竹桃科(Apocynaceae)植物中,特别是白坚木属(Aspidosperma)植物。该化合物具有独特的四环骨架结构,包含两个稠合的六元环和一个五元环体系,分子式为C19H24N2O。在天然产物化学领域,其结构鉴定通常借助核磁共振(NMR)和质谱(MS)技术完成。
根据《天然产物化学评论》的研究,aspidosamine在传统医学中曾被用于抗疟疾治疗,其作用机制与奎宁类似,通过干扰疟原虫的代谢途径发挥作用。现代药理学研究则发现其对某些癌细胞系具有选择性抑制作用,特别是在乳腺癌细胞MCF-7的体外实验中显示出剂量依赖性凋亡诱导效应。
该化合物的生物合成途径涉及色胺与萜类前体的缩合反应,这一过程由植物体内的特异性酶催化完成。值得关注的是,《生物有机与药物化学通讯》最新研究指出,通过对aspidosamine进行结构修饰得到的衍生物,在神经退行性疾病模型中表现出改善线粒体功能的作用。
参考文献来源:
根据英语词典的解释,aspidosamine 是一个化学及药学领域的专业术语,以下是详细说明:
音标与拼写
英式音标为 [æs'pɪdɒzəmi:n],美式音标为 [æs'pɪdɒzəmi:n],拼写为aspidosamine。
中文译名与用途
译为白坚木胺,主要作为催吐药使用。这类药物通常通过刺激胃黏膜或中枢神经系统引发呕吐反应,用于清除体内有毒物质。
其他别名
在网络或文献中也可能被称为绵马胺,可能与植物来源相关(如白坚木属植物 Aspidosperma 的提取物)。
该词属于高度专业化的词汇,常见于药学或植物化学领域。如需更深入的化学结构或药理机制信息,建议查阅专业文献或药典。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