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英語單詞大全

apostrophize是什麼意思,apostrophize的意思翻譯、用法、同義詞、例句

輸入單詞

apostrophize英标

英:/'əˈpɒstrəfaɪz/ 美:/'əˈpɑːstrəfaɪz/

詞性

過去式 apostrophized 過去分詞 apostrophized 現在分詞 apostrophizing 第三人稱單數 apostrophizes

常用詞典

  • vt. 加省略符號;使用頓呼

  • 專業解析

    apostrophize(動詞,也可拼寫為 apostrophise)是一個修辭學術語,指在演講或寫作中,突然轉向并直接稱呼一個缺席的人、已故的人、抽象概念、無生命物體,甚至是想象中的存在。這種修辭手法被稱為“呼語”(Apostrophe)。

    其核心含義和用法如下:

    1. 修辭手法(呼語)的應用:

      • 這是該詞最主要和最專業的含義。當說話者或作者使用“呼語”這一修辭格時,他們就是在進行 apostrophizing
      • 目的通常是為了表達強烈的情感(如憤怒、悲傷、敬仰、渴望),賦予抽象概念或物體以人性,或者為了戲劇性的強調效果。
      • 例子:
        • 對着天空呼喊:“哦,命運啊(O Fortune),你為何如此殘酷!”(稱呼抽象概念“命運”)。
        • 在墓前說:“親愛的父親(Dear father),如果您能看到我現在的成就該多好……”(稱呼已故的人)。
        • 詩人寫道:“大海啊(O Sea),你那永恒的波濤訴說着什麼秘密?”(稱呼無生命的自然物體)。
        • 莎士比亞戲劇中,哈姆雷特拿着骷髅頭說:“唉,可憐的約裡克!(Alas, poor Yorick!)”(稱呼已故的小丑)。
    2. 字面或廣義的用法(較少見):

      • 在更寬泛或更字面的意義上,apostrophize 有時可以指簡單地對某人說話或緻辭,或者使用撇號(')這個标點符號(因為英語中“撇號”也叫 apostrophe)。不過,這種用法在現代英語中遠不如其作為修辭術語常見,且容易引起混淆,應謹慎使用。

    理解 apostrophize 的關鍵在于它與修辭格“呼語”(Apostrophe)的緊密聯繫。它描述的是在話語或文本中打破常規的叙述或論述流程,直接與一個(通常)無法回應或本不在對話語境中的對象進行交流的行為,以此達到特定的情感或藝術效果。

    參考來源:

    1. Merriam-Webster Dictionary: 提供了 "apostrophize" 作為動詞的定義,明确其與修辭手法“呼語”的聯繫。 (https://www.merriam-webster.com/dictionary/apostrophize)
    2. Oxford Reference (通過 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 或相關資源): 作為權威的語言學參考,詳細解釋了 "apostrophe"(呼語)這一修辭格,而 "apostrophize" 正是應用這一修辭格的動作。 (https://www.oxfordreference.com/)
    3. Silva Rhetoricae (The Forest of Rhetoric): 由楊百翰大學維護的古典修辭學線上資源,對“呼語”(Apostrophe)修辭格有清晰的定義和示例,有助于理解 apostrophize 的具體應用場景。 (http://rhetoric.byu.edu/)
    4. Poetry Foundation Glossary: 在其術語表中解釋了“Apostrophe”(呼語)作為一種詩歌中常用的修辭手法,為 apostrophize 在文學創作中的意義提供了語境。 (https://www.poetryfoundation.org/learn/glossary-terms)
    5. Literary Devices.net: 提供對“呼語”(Apostrophe)修辭格的詳細解釋和來自經典文學(如彌爾頓的《失樂園》)的例子,直觀展示了 apostrophizing 的效果。 (https://literarydevices.net/apostrophe/)

    網絡擴展資料

    “Apostrophize”是一個動詞,其核心含義是在演講或寫作中突然轉向,直接對某個不在場的人、抽象概念、無生命物體甚至已故的人物進行呼語或對話。這種修辭手法稱為“apostrophe”(呼告),常見于文學、詩歌和戲劇中,用于表達強烈的情感或強調主題。

    詳細解釋:

    1. 詞源與構成
      源自希臘語 apostrophē(“轉離”),由 apo-(離開)和 strophē(轉向)組成。英語中,“apostrophe”既指标點符號(’),也指修辭手法,而“apostrophize”專指使用這種修辭動作。

    2. 用法與語境

      • 在文學中,作者可能通過“apostrophize”直接對抽象概念(如命運、時間)或自然事物(如大海、星辰)發出呼喚,以增強感染力。
      • 例如,莎士比亞在《麥克白》中讓麥克白對匕首說:“Is this a dagger which I see before me?”,即是一種“apostrophizing”。
    3. 示例句子

      • “The poet apostrophized the moon, pleading for solace in his loneliness.”
        (詩人對着月亮呼告,祈求孤獨中的慰藉。)
      • “In her speech, she apostrophized the concept of freedom, addressing it as a living entity.”
        (她在演講中将自由拟人化,直接向其傾訴。)
    4. 同義詞與相關概念

      • Rhetorical device(修辭手法):如拟人(personification)、頓呼(apostrophe)。
      • Invoke(祈求、喚起):強調通過語言召喚某種力量或存在。
    5. 注意事項

      • 該詞較為正式,日常對話中罕見,主要用于文學分析或學術寫作。
      • 需與标點符號“apostrophe”(’)區分,後者用于表示所有格或省略字母。

    若需更深入的修辭學案例或詞源演變細節,建議參考文學理論相關書籍(如《修辭學發凡》)或權威詞典(如《牛津英語詞典》)。

    别人正在浏覽的英文單詞...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