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英語單詞大全

antidilutive是什麼意思,antidilutive的意思翻譯、用法、同義詞、例句

輸入單詞

常用詞典

  • adj. 反稀釋化的

  • 例句

  • Common Stock Equivalents are excluded from the computation when the per share effect is antidilutive.

    當每股效應是抗稀釋時,普通股等價物被排除在計算之外。

  • 專業解析

    Antidilutive(反稀釋)是一個會計和金融領域的專業術語,主要用于描述某些潛在可轉換證券(如股票期權、認股權證、可轉換債券、可轉換優先股等)在行權或轉換時,不僅不會降低、反而會增加公司普通股每股收益(Earnings Per Share, EPS)的情形。

    核心概念解釋

    1. 與稀釋性相反:

      • 稀釋性(Dilutive):指潛在可轉換證券如果被行權或轉換成普通股,會導緻公司流通在外的普通股數量增加,進而可能攤薄(降低) 現有股東的每股收益(EPS)。
      • 反稀釋性(Antidilutive):指潛在可轉換證券如果被行權或轉換成普通股,不僅不會攤薄每股收益,反而會增加每股收益(EPS)。這是一種理論上可能出現的情況,但在實際計算中需要被排除。
    2. 産生原因: 反稀釋性通常發生在潛在可轉換證券的行權價或轉換價高于當前普通股的市場價格時。例如:

      • 對于股票期權或認股權證:如果期權的行權價格(Exercise Price)遠高于當前股票市價,理性的投資者不會選擇行權(因為行權後立即賣出會虧損)。即使假設它們被行權,公司收到的現金(行權價)遠高于當前市價,相當于公司以高價發行了新股,這部分新資金産生的收益理論上足以覆蓋新增股份帶來的攤薄效應,甚至可能提升整體EPS。
      • 對于可轉換債券或優先股:如果債券或優先股的轉換價格(Conversion Price)遠高于當前普通股市價,理性的持有人不會選擇轉換。即使假設它們被轉換,新增的普通股數量相對較少(因為轉換價高,每份債券能換到的股數少),而轉換後節省的利息或優先股股息(這部分原本計入損益)可能足以提升歸屬于普通股股東的淨利潤,從而提升EPS。
    3. 會計準則要求: 根據主要的會計準則(如美國GAAP下的ASC 260和國際財務報告準則IFRS下的IAS 33):

      • 公司在計算稀釋每股收益(Diluted EPS) 時,必須考慮所有具有稀釋性的潛在普通股的影響。
      • 對于反稀釋性的潛在普通股,在計算稀釋每股收益時必須被排除在外。将它們納入計算會人為地虛高(即“反稀釋”)稀釋每股收益,這與稀釋EPS旨在反映“最壞情況”(即最大稀釋程度)的目标相違背。因此,隻有那些會降低(或至少不增加)每股收益的潛在普通股才會被納入稀釋EPS的計算中。

    簡單示例說明

    假設一家公司:

    權威參考來源

    1. 美國財務會計準則委員會(FASB) - Accounting Standards Codification (ASC) Topic 260, Earnings Per Share:這是美國GAAP下關于每股收益計算的權威準則。它明确定義了稀釋性和反稀釋性證券,并規定了在計算稀釋EPS時應排除反稀釋性證券。訪問 FASB 官網可獲取 ASC 260 的詳細内容: https://www.fasb.org/page/PageContent?pageId=/reference-library/superseded-standards/summary-of-statement-no-128.html&bcpath=tvv (鍊接指向對原FAS 128的摘要,ASC 260是其後續編纂版本)。
    2. 國際會計準則理事會(IASB) - IAS 33 Earnings Per Share:這是國際財務報告準則(IFRS)下關于每股收益計算的準則。其核心原則與美國ASC 260類似,同樣要求排除反稀釋性潛在普通股。可在 IASB 官網查看 IAS 33 全文: https://www.ifrs.org/issued-standards/list-of-standards/ias-33-earnings-per-share/
    3. Investopedia - Antidilutive:提供清晰的定義、解釋和示例,是理解金融術語的常用資源: https://www.investopedia.com/terms/a/antidilutive.asp
    4. Corporate Finance Institute (CFI) - Anti-Dilutive Securities:提供更深入的解釋和計算示例,適合財務專業人士學習: https://corporatefinanceinstitute.com/resources/accounting/anti-dilutive-securities/

    Antidilutive 描述的是那些在假設轉換或行權後,不僅不會降低反而會提高公司每股收益(EPS)的潛在可轉換證券。會計準則要求在計算關鍵的稀釋每股收益指标時,必須識别并排除這些反稀釋性證券的影響,以确保該指标能真實反映潛在的最大稀釋程度。

    網絡擴展資料

    “Antidilutive”是一個金融和會計領域的術語,主要用于描述不會降低公司每股收益(EPS)的證券或交易。以下是詳細解釋:


    核心含義


    與“Dilutive”的對比

    類型 對EPS的影響 是否納入稀釋EPS計算
    Dilutive 降低EPS(如轉換價低于市價)
    Antidilutive 提高或維持EPS(如轉換價高于市價)

    示例

    假設公司有可轉換債券,轉換價格為每股$50,而當前股價為$40:


    會計準則要求

    根據美國公認會計原則(GAAP)和國際財務報告準則(IFRS),企業必須披露稀釋EPS,但需排除所有antidilutive證券,以确保數據真實反映潛在稀釋風險。


    重要性

    正确識别antidilutive證券可避免虛增EPS,幫助投資者更準确地評估公司價值和股票潛在風險。

    别人正在浏覽的英文單詞...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