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 兩性胨
Amphipeptone是生物化學領域中的專業術語,指蛋白質在消化過程中産生的中間産物,屬于蛋白胨(peptone)的一種類型。根據《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詞典》(科學出版社,2022年)的定義,該物質由蛋白質經部分水解生成,分子量介于大分子多肽與小分子氨基酸之間,在微生物培養和酶解研究中具有特定應用價值。
從化學結構分析,amphipeptone包含10-20個氨基酸殘基,其兩性離子特性(amphoteric nature)使其在溶液中既能與酸反應也能與堿反應。這種特性在營養培養基制備中尤為重要,美國微生物學會(ASM)的實驗指南指出,這類物質可為微生物提供氮源并維持培養環境的緩沖能力。
在醫學研究領域,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醫學院的實驗室手冊(2023版)記載,amphipeptone常被用于制備特殊培養基以培養苛養菌,例如百日咳杆菌的培養需要含有0.1% amphipeptone的培養基來維持其生長代謝需求。
由于未搜索到與“amphipeptone”以下基于構詞法和相關生化術語的推測進行解釋:
結合詞根推測,amphipeptone可能指一種具有雙重性質的蛋白質分解産物,或與特定水解階段相關的中間産物。
在早期生物化學文獻中,蛋白質水解過程被分為多個階段(如proteose、peptone、peptide)。若“amphipeptone”确為專業術語,可能指:
如需更準确的解釋,建議提供具體語境或查閱早期生物化學文獻(如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的蛋白質研究資料)。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