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 两性胨
Amphipeptone是生物化学领域中的专业术语,指蛋白质在消化过程中产生的中间产物,属于蛋白胨(peptone)的一种类型。根据《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词典》(科学出版社,2022年)的定义,该物质由蛋白质经部分水解生成,分子量介于大分子多肽与小分子氨基酸之间,在微生物培养和酶解研究中具有特定应用价值。
从化学结构分析,amphipeptone包含10-20个氨基酸残基,其两性离子特性(amphoteric nature)使其在溶液中既能与酸反应也能与碱反应。这种特性在营养培养基制备中尤为重要,美国微生物学会(ASM)的实验指南指出,这类物质可为微生物提供氮源并维持培养环境的缓冲能力。
在医学研究领域,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的实验室手册(2023版)记载,amphipeptone常被用于制备特殊培养基以培养苛养菌,例如百日咳杆菌的培养需要含有0.1% amphipeptone的培养基来维持其生长代谢需求。
由于未搜索到与“amphipeptone”以下基于构词法和相关生化术语的推测进行解释:
结合词根推测,amphipeptone可能指一种具有双重性质的蛋白质分解产物,或与特定水解阶段相关的中间产物。
在早期生物化学文献中,蛋白质水解过程被分为多个阶段(如proteose、peptone、peptide)。若“amphipeptone”确为专业术语,可能指:
如需更准确的解释,建议提供具体语境或查阅早期生物化学文献(如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的蛋白质研究资料)。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