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英語單詞大全

allosterism是什麼意思,allosterism的意思翻譯、用法、同義詞、例句

輸入單詞

常用詞典

  • 變構性

  • 專業解析

    allosterism(别構效應) 是生物化學中描述蛋白質(通常是酶或受體)功能調控的一種關鍵機制。其核心在于:當特定分子(稱為效應物或調節物)結合到蛋白質的别構位點(非活性位點)時,會引起蛋白質構象發生可逆變化,進而調節其活性位點的功能(如催化活性或底物結合能力)。這種效應不依賴競争性抑制,而是通過空間結構傳遞實現遠程調控。

    核心特征與機制:

    1. 變構調節位點:效應物結合的位點與底物結合的功能位點在空間上分離。
    2. 構象變化:效應物結合後誘導蛋白質四級結構改變(如亞基旋轉或位移),影響活性位點親和力或效率。
    3. 協同性:常見于多亞基蛋白(如血紅蛋白),一個亞基的構象變化可傳遞至相鄰亞基,導緻底物結合能力增強(正協同)或減弱(負協同)。
    4. 生理意義:實現代謝通路的高效反饋調節(如ATP抑制糖酵解關鍵酶)。

    分類:

    經典案例:

    血紅蛋白(Hemoglobin)是典型别構蛋白:氧氣結合到血紅素亞基後觸發構象從緊張态(T态)轉為松弛态(R态),增強其餘亞基的氧親和力(正協同效應),這一機制由Max Perutz通過X射線晶體學揭示。

    現代應用:

    别構效應是藥物設計的重要靶點。例如:


    權威參考文獻:

    1. 《Lehninger生物化學原理》(第7版)

      David L. Nelson & Michael M. Cox, W.H. Freeman出版社

      系統闡釋别構酶動力學模型(如MWC模型)及生理實例。

    2. 《酶學方法》(Methods in Enzymology)第46卷

      Academic Press

      收錄别構效應定量分析方法及經典實驗方案。

    3. 諾貝爾獎官網:Jacques Monod

      https://www.nobelprize.org/prizes/medicine/1965/monod/facts/

      記載别構理論奠基人Monod因“酶與病毒合成的遺傳調控”獲1965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4. Nature綜述:Allosteric mechanisms in signal transduction

      Nussinov & Tsai, Nature 2013, 508(7496):331-339

      讨論别構效應在細胞信號網絡中的普適性及藥物開發應用。

    網絡擴展資料

    Allosterism(變構現象) 是生物化學中的重要概念,指某些蛋白質(如酶或受體)通過與特定分子結合,導緻其三維結構發生改變,從而調節其功能的現象。以下是詳細解釋:

    1. 核心機制
      變構效應通常涉及兩種結合位點:活性位點(直接參與催化反應)和變構位點(調節位點)。當小分子(變構效應物)結合到變構位點時,會引起蛋白質構象變化,進而增強或抑制其活性。例如,血紅蛋白的氧結合能力受變構調節。

    2. 分類與作用

      • 正變構效應:變構效應物增強蛋白質活性(如激活劑)。
      • 負變構效應:變構效應物抑制蛋白質活性(如抑制劑)。
    3. 應用領域
      變構現象在藥物研發中尤為重要。通過設計靶向變構位點的藥物,可以更精準地調控蛋白質功能,減少副作用。例如,某些抗癌藥物通過變構機制抑制激酶活性。

    4. 相關術語

      • Allosteric(變構的):描述與變構現象相關的特性。
      • Allosteric effector(變構效應物):引發變構作用的分子。

    若需進一步了解變構藥物開發案例,可參考書籍《Allosterism in Drug Discovery》。

    别人正在浏覽的英文單詞...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