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汉胪的意思、汉胪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汉胪的解释

《汉书·叔孙通传》:“大行设九宾,臚句传。” 颜师古 注引 苏林 曰:“上传语告下为臚。”后因以“汉臚”指帝王的诏旨。 元 周伯琦 《纪恩三十韵》:“视学瞻 周 礼,圜门听 汉 臚。”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汉胪”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其含义与历史背景密切相关。以下是详细解释:

一、词义解析

  1. 基本含义
    “汉胪”读作hàn lú,原指汉代礼仪中的传告仪式。根据《汉书·叔孙通传》记载,“大行设九宾,胪句传”,其中“胪”指上传语告下的仪式。颜师古注:“上传语告下为胪”,后引申为帝王的诏旨。

  2. “胪”的延伸义

    • 陈述/传告:在古汉语中,“胪”本义为皮肤(《说文解字》),后衍生出“陈列、传告”之意,如“胪陈”“胪言”均指逐条陈述或传达信息。
    • 礼仪职能:汉代将“胪”用于外交与朝堂礼仪,特指典礼中高声传告帝王旨意的环节,因此“汉胪”成为帝王诏令的代称。

二、历史背景与演变

“汉胪”一词源于汉代叔孙通制定的礼仪制度。在重要场合(如祭祀、朝会),由“大鸿胪”(官职名)负责高声传颂帝王旨意,形成“上传下告”的固定流程。后世将这一职能浓缩为“胪”,并逐渐以“汉胪”代指权威的帝王诏书。


三、现代应用

现代汉语中,“汉胪”已不常用,主要用于历史文献研究或特定学术讨论中。如需进一步了解“胪”的其他含义(如腹部、额头等),可参考《礼记》《黄庭内景经》等典籍。

网络扩展解释二

《汉胪》这个词是什么意思

《汉胪》是一个古汉语词汇,它的意思是指汉族的武官,主要负责辅助和管理皇帝军事事务。

拆分部首和笔画

《汉胪》的拆分部首为,笔画数为10

来源

《汉胪》一词最早出现在历史文献《汉书》中,被用来描述汉王朝时期的武官。

繁体

《汉胪》的繁体字为「漢胪」。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写法中,「漢胪」这个词的写法与现代相比稍有不同,但基本上保持了相似的形状和结构。

例句

1. 东汉时期,汉胪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协助皇帝处理军事事务。

2. 据传,当时的汉胪多为优秀的武将和政治家。

组词

1. 汉家:指汉族的祖先,也可泛指汉族。

2. 胪衣:指古代官员穿着的衣袍。

3. 胪辱:指尊贵的人受到褒奖和嘉奖。

近义词

1. 武官:指在军事方面负责管理和指挥的官员。

2. 辅政:指协助统治者处理政事。

反义词

文官:指主要负责政治和文化事务的官员。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