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背诞的意思、背诞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背诞的解释

违命放诞,不受节制。《左传·昭公元年》:“子姑忧 子晳 之欲背诞也。” 杜预 注:“ 郑子晳 杀 伯有 背命放诞,将为国难。”《三国志·魏志·武帝纪》:“ 刘表 背诞,不供贡职。” 唐 司空图 《复安南碑》:“方毓德以羈縻,竟凭骄而背诞。” 宋 苏辙 《殿试武举策问》:“朕以天下为度,怀柔四夷,而 西戎 背诞,腰领未得。” 章炳麟 《思乡原上》:“ 孔融 背诞之士也,其在 北海 任用轻剽之才,租赋少缓,一朝杀五部督邮,及姦民污吏滑乱市朝,弗能治也。”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背诞”是一个古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指违背命令、放纵妄为,常用来形容臣下或下属不守本分、抗拒上级指令的行为。以下是详细的解释:

  1. 基本释义:

    • 背:违背、背离。
    • 诞:本义为大言、引申为虚妄、放纵、欺诈。在此语境中,“诞”取其“放纵、妄为”之意。
    • 合义:指行为上违背(上级、君主)的命令或法度,言语上放纵虚妄、不守规矩。
  2. 词源与经典出处:

    • 该词最早且最著名的出处是《左传·昭公元年》:“子姑忧子皙之欲背诞也。” 这是郑国大夫子产对晋国大夫叔向说的话,意指叔向应该担忧的是本国(晋国)子皙(即公孙黑)那种想要违抗命令、放纵作乱的行为。
    • 后世学者对此词的训释:
      • 东汉服虔注:“背诞,谓背命放诞。” 明确指出“背”是背命,“诞”是放诞。
      • 清代王引之《经义述闻·卷十九·春秋左传下》“背诞”条进一步阐释:“背诞者,违命放诞也。” 并引用《尔雅》‘诞,欺也’,说明“诞”有欺诈之意,但在此处更强调其“放诞不羁”的一面。
  3. 用法与语境:

    • “背诞”主要用于描述臣子对君命、下属对上级指令的公开抗拒或阳奉阴违,带有强烈的贬义色彩。
    • 它强调的是一种不忠、不敬、不受约束、肆意妄为的态度和行为。
    • 常出现在历史文献、政论或批评臣子失德的语境中。
  4. 例句(源自经典):

    • 《左传·昭公元年》:“子皙,上大夫;女,嬖大夫,而弗下之,不尊贵也……子姑忧子皙之欲背诞也。” (子产对叔向说:您还是先担忧贵国子皙那种想要违抗命令、作乱的行为吧。)
    • 后世沿用,如《后汉书·袁绍传上》:“而便放志专行,威劫省禁,卑侮王僚,败法乱纪,坐召三台,专制朝政,爵赏由心,刑戮在口,所爱光五宗,所怨灭三族,群谈者受显诛,腹议者蒙隐戮,道路以目,百寮钳口,尚书记朝会,公卿充员品而已……此皆背诞之所致也。” (此处列举权臣董卓的种种恶行,总结为“背诞”所致。)
  5. 词义的演变与侧重:

    • 在后世的使用中,“背诞”的含义基本稳定,核心始终是“违命放纵”。
    • 有时侧重于“违抗命令”(背),有时侧重于“行为放纵不羁”(诞),但两者密不可分,共同构成对僭越、不忠行为的描述。

“背诞”是一个源自先秦典籍的古汉语复合词,意指违背(上级、君主)的命令,放纵妄为,不受约束。它深刻反映了古代社会对等级秩序和君臣纲常的重视,常用于批判臣下不忠、僭越的行为。其权威释义主要源自《左传》原文及历代重要注疏(如服虔、王引之)。

网络扩展解释

“背诞”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在不同历史文献中有明确记载,以下是综合多个来源的解释:

一、基本词义

“背诞”指违抗命令、行为放诞且不受节制,常用于描述违背上级或礼法的行为。例如:

二、构成分析

  1. “背”:本义为“违反、背叛”,如《说文解字》中“背,违也”;
  2. “诞”:指“荒唐、不切实际”,引申为“放纵、不合礼法”。两字组合后,强调既违背命令又行为荒诞的双重含义。

三、例句与出处

  1. 唐司空图《复安南碑》:“凭骄而背诞”——形容藩镇骄横抗命;
  2. 宋苏辙《殿试武举策问》:“西戎背诞”——指边疆部族不受节制。

四、综合释义

该词多用于政治或军事语境,批评对象包括诸侯、权臣、外族等,暗含对秩序破坏的谴责。章炳麟在《思乡原上》中亦用此词批判孔融任用轻佻之才导致乱象,进一步扩展了其应用场景。

如需查看更多用例,可参考《左传》《三国志》等典籍原文,或查阅汉典等权威字库(部分内容引自)。

别人正在浏览...

按试饱绽标点符号不矜不伐逞臆匙面鱼祠屋凑亟綷蔡丹霄丹艳敌工顶债墆鬻惇诲霏红风移俗变辅衬扞蔽榦河竿头日上给与贯彻始终管带贯通融会规规矩矩孤屿含识捍圉衡薄合市后缀华诞黄黍洄汩徽网火烧疮交替稽扫九戎陖翟逻楂儿卖李钻核鸣声摸苏鸟灶懦薄弃本启诱曲调叡质入馅升曦诗版实付庶国亡逋五云斜挑新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