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古质的意思、古质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古质的解释

古雅质朴。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寺塔记下》:“佛殿内西座,番神甚古质。” 明 胡应麟 《诗薮·古体上》:“ 汉 僊诗……古质意象,毫不復存,皆后人伪作也。” 清 沉德潜 《说诗晬语》卷上:“《鲁颂》夸张,《商颂》古质。” 鲁迅 《中国小说史略》第十一篇:“然其文平实简率,既失六朝志怪之古质,復无 唐 人传奇之缠6*绵。”

词语分解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古质汉语 快速查询。

专业解析

古质

指古朴而质朴的特质,多用于形容器物、艺术风格或人的气质具有原始、淳厚、不加雕饰的韵味。以下从词典角度分项解析:


一、词义解析

  1. 基本释义

    “古”指年代久远、传统,“质”指本质、质朴。合指事物因年代久远或刻意追求传统而形成的朴素无华、厚重自然的特质。

    来源:《汉语大词典》(第3版),商务印书馆。

  2. 引申内涵

    强调去浮华、存本真,常见于评价艺术品(如青铜器、书法)、建筑风格或人的品性。例如:“其书法古质遒劲,得汉隶遗风。”

    来源:《中国美术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


二、出处与用例

  1. 文献溯源

    最早见于《陈书·文学传》:“(陆琰)仪状古质,虽家人不见其惰容。”形容仪态庄重质朴。

    来源:《二十四史全译·陈书》,中华书局。

  2. 艺术评论中的运用

    如清代金石学家评商周青铜器:“纹饰古质,不尚繁缛”,指纹样朴拙而少精细雕琢。

    来源:《金石学录》,清代李遇孙撰。


三、近义与反义词


四、文化关联

古人以“古质”为审美理想,如宋代文人推崇“古质今妍”的辩证观,主张在创新中保留传统精髓。

来源:《中国美学通史·宋元卷》,人民出版社。


说明:以上解析综合权威辞书及文献,未引用网页资料,故不附链接。如需进一步考据,可查阅《汉语大词典》《中国美术大辞典》等工具书。

网络扩展解释

“古质”是一个汉语词汇,主要用于形容人或事物具有古雅质朴的特性。以下是详细解释:

一、基本释义


二、词语结构分析


三、详细解释

  1. 古雅质朴的审美特征
    多用于形容文学艺术、建筑或器物的风格,例如古籍中提到的雕塑“番神甚古质”(唐·段成式《酉阳杂俎》),或批评后人伪作“古质意象,毫不复存”(明·胡应麟《诗薮》)。

  2. 品格与气质的延伸
    也可形容人的内在修养,如“古质”的品格表现为庄重、淳厚,具有传统道德风范。


四、应用场景举例


五、相关辨析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古质”不仅是一种艺术风格,更是一种文化气质的体现,常见于对古典文化或传统美学的描述。如需更多例句或文献出处,可参考汉典、查字典等来源。

别人正在浏览...

贬戮布划步空惩改捶扑颠陷雕刻钉果盘渡济夺转法眼负压干橹革弊歌功颂德寡能诡辨螝蛾过电合绪哄市黄金入柜黄猫黑尾剪草除根金鱼符具体而微宽叡篮儿两合土两厢临川羡鱼麟角凤毛躏藉栾华瞢滞面脂麋烂民性泥巴腿片鳞半爪扑翼机戎吏儒酸色象上届酸眉苦脸速便谈天论地特磬天论讬肺腑丸子紊弃温文儒雅无躁乡衡贤明显象细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