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雅质朴。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寺塔记下》:“佛殿内西座,番神甚古质。” 明 胡应麟 《诗薮·古体上》:“ 汉 僊诗……古质意象,毫不復存,皆后人伪作也。” 清 沉德潜 《说诗晬语》卷上:“《鲁颂》夸张,《商颂》古质。” 鲁迅 《中国小说史略》第十一篇:“然其文平实简率,既失六朝志怪之古质,復无 唐 人传奇之缠6*绵。”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古质汉语 快速查询。
“古质”是一个汉语词汇,主要用于形容人或事物具有古雅质朴的特性。以下是详细解释:
古雅质朴的审美特征
多用于形容文学艺术、建筑或器物的风格,例如古籍中提到的雕塑“番神甚古质”(唐·段成式《酉阳杂俎》),或批评后人伪作“古质意象,毫不复存”(明·胡应麟《诗薮》)。
品格与气质的延伸
也可形容人的内在修养,如“古质”的品格表现为庄重、淳厚,具有传统道德风范。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古质”不仅是一种艺术风格,更是一种文化气质的体现,常见于对古典文化或传统美学的描述。如需更多例句或文献出处,可参考汉典、查字典等来源。
古质是一个汉字词语,表达着一种古老、古朴的质感。这个词由两个部首组成:又(左手)和贝(贝壳)。它的笔画总数为10。
“古质”一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文字的发展过程。在古时候,人们将象形文字作为表达意思的基本形式,汉字的写法也随之产生了很大变化。由于字形的变换,导致繁体字的出现。对于“古质”这个词来说,它在繁体字中的写法是「古質」。
古代汉字的写法与现代汉字有所差异。当时,汉字的形状更加古朴、简单,没有现代汉字中繁复的结构和笔画。古字体给人一种古老的感觉,它流露出的是岁月沉淀的韵味,代表着古时候的文化魅力。
以下是一些使用“古质”这个词的例句:
“古质”这个词可以与其他词组进行组合,以形成不同的词语,例如:“古质古韵”、“古质古香”、“古质古意”等。这些词语都强调了古质的属性,与古老、古朴的元素相呼应。
与“古质”意义相近的词语有“古韵”、“古香”、“古意”等。它们都指代着古老、古朴、古韵的特质,用于形容具有古风气息的事物。
与“古质”意义相反的词语是“现代风格”、“现代气息”等。它们表示与古老、古朴相对立的现代元素。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