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古训的意思、古训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古训的解释

[ancient maxims or precepts] 古代人遵行和推崇的准则

问他为什么,他总是说古训如此

详细解释

(1).古代流传下来的典籍或可以作为准绳的话。《诗·大雅·烝民》:“古训是式,威仪是力。” 郑玄 笺:“故训,先王之遗典也。” 汉 孔臧 《与从弟引安国书》:“旧章潜於壁室,正於纷扰之际,欻尔而见,俗儒结舌,古训復申。” 唐 韩愈 《复志赋》:“始专专於讲习兮,非古训为无所用其心。” 清 龚自珍 《<绩溪胡户部文集>序》:“是谓七十子苗裔之言,是谓礼家大宗之言,其言式古训,力威仪焉。” ********* 《抗战以来》二九:“ 中国 古训:贤者在位,能者在职。”

(2).诂训。指对古字古义的训释。古,通“ 詁 ”。 清 江藩 《汉学师承记·惠士奇》:“经之义存乎训,识字审音,乃知其义,故古训不可改也。”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古训”是汉语中一个承载传统文化内涵的词汇,其核心含义可从以下方面综合阐释:

一、基本定义

古训指古代流传下来、被后人奉为行为准则或道德规范的言论或典籍。它既包含先贤总结的处世智慧(如“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也涵盖古代经典中的训诫(如《诗经》中“古训是式,威仪是力”)。

二、历史渊源

该词最早见于《诗经·大雅》,郑玄注解为“先王之遗典”,说明其与古代礼法制度密切相关。汉代后逐渐演变为泛指具有指导意义的传统箴言,如《书经》强调“不由古训,于何其训”。

三、核心特征

  1. 权威性:古人遵行的准则,如治国理念、修身标准;
  2. 传承性:通过典籍或口述代代相传;
  3. 实践性:多源于生活经验总结,如“贤者在位,能者在职”。

四、现代意义

当代语境中,古训常被用于强调传统文化价值,如张维为引用“民惟邦本”论述治国理念。需要注意的是,应用时需结合时代背景辩证思考。

(注:如需查看具体古籍原文或更多案例,可参考、7、8等来源。)

网络扩展解释二

古训的意义

《古训》是一个汉字词语,意为古代的教训或经验。它包含了古人智慧的总结和传承,是对于人们行为准则和思想观念的宝贵指导。

拆分部首和笔画

《古训》的拆分部首为言字旁,总共有11个笔画。

来源和繁体

《古训》一词源于古代文化传统,用于描述古代智慧的教诲和世代相传的经验。在繁体字中,它的写法为「古訓」。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古训」的汉字写法可能与现代有所不同,因为汉字的形状和结构在演变过程中经历了变化。然而,字义和部首通常保持相似。

例句

1. 学习古训有助于我们了解古代智慧和文化传统。

2. 走进博物馆,你可以看到历史上各个朝代留下的古训。

组词

智训、道训、经训

近义词

古道、古谚、教诲

反义词

现代观念、新潮思想、当代教义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