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鼓动的意思、鼓动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鼓动的解释

(1) [agitate;arouse;inspire;urge]∶以言语或行为激励他人使有所行动

鼓动人们去斗争

(2) [instigate;incite]∶唆使

这些坏事是谁鼓动你干的?

边鄙无事,乃群鼓动,欲以买直,归怨天子。——《新唐书·崔群传》

详细解释

(1).鼓之使动;吹动。 南朝 梁 刘孝标 《辩命论》:“鼓动陶铸而不为功,庶类混成而非其力。” 唐 韩偓 《寄禅师》诗:“万物尽遭风鼓动,唯应禪室静无风。” 宋 苏舜钦 《上范公参政书》:“故诚之感人,如四时之气,鼓动万物,远近无不被也。” 郭沫若 《虎符》第一幕:“在园中徘徊,时时鼓动鼻翼,嗅吸桂花香气。”

(2).用语言、文字等激发人们的情绪,使人们行动起来。《后汉书·党锢传论》:“ 李膺 振拔污险之中,藴义生风,以鼓动流俗。” 宋 王安石 《翰林学士除三司使制》:“高文典策,足以鼓动当世。”《明史·张岳传》:“又陈时政,极言讲学者以富贵功名鼓动士大夫,谈虚论寂,靡然成风。” 鲁迅 《且介亭杂文末编·记苏联版画展览会》:“他的浪漫的色彩,会鼓动我们的青年的热情。”

(3).煽动。《新唐书·崔群传》:“边鄙无事,乃 羣 鼓动,欲以买直,归怨天子。”《英烈传》第二回:“凡在部下繫红巾为号,鼓动这些愚民,如神如鬼敬他。” 巴金 《沉默集·知识阶级》:“不过校长说有人在暗中鼓动风潮,好些学生受了利用。”

(4).激动。《后汉书·齐武王縯传论》:“大丈夫之鼓动拔起,其志致盖远矣。”《朱子语类》卷一三二:“某少年过 莆田 ,见 林谦之 、 方次荣 説一种道理,説得精神,极好听,为之踊跃鼓动!”

(5).引动。 明 吴承恩 《采茶歌》:“见如今庭下有桂花飘,麒麟种,凤凰毛,待桃花鼓动 禹门 涛。”

(6).颤动。 郭沫若 《洪波曲》第一章五:“尽管是怎样化了石的 广州 ,经受着抗战的大风暴,也微微地有生命的脉搏在鼓动。” 叶圣陶 《一课》:“他跟着他们望去,见一个白的蝴蝶飞舞窗外,两翅鼓动得极快,全身几乎成为圆形。”

(7).更鼓振响。指夜晚。 南唐 陈陶 《赠温州韩使君》诗:“严城鼓动鱼惊海,华屋樽开月下天。” 宋 陆游 《城东醉归深夜复呼酒作此诗》:“ 五门 鼓动灯火闹,意气忽觉如 章臺 。”亦指绝早。 唐 白居易 《早朝》诗:“鼓动出 新昌 ,鷄鸣赴 建章 。”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鼓动"是一个汉语动词,其核心含义是指通过语言、文字或其他方式激发、激励或煽动他人,使其产生某种思想、情绪或采取某种行动。以下是其详细解释:

  1. 基础释义(激发、激励):

    • 指用言语、文字或行动激发人们的情绪、热情或积极性,使其行动起来。通常带有积极的意图,旨在推动人们去做有益或正当的事情。
    • 示例: 他热情地鼓动大家参与社区志愿服务。来源:《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商务印书馆。
  2. 引申义(煽动):

    • 有时也指挑动、唆使他人去做某事,尤其是指可能带有负面或破坏性后果的事情。在这个意义上,常带有一定的贬义色彩。
    • 示例: 警惕有人鼓动不明真相的群众闹事。来源:《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商务印书馆。
  3. 情感色彩:

    • "鼓动"本身是一个中性词,但其褒贬色彩取决于具体语境和鼓动的内容及目的。用于推动积极、正面的事业时,是褒义或中性;用于唆使不良行为时,则带有贬义。
  4.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宣传、动员、教育、领导、组织活动等场景,表示激励人心、推动行动。
    • 也用于描述挑唆、煽动等行为。
  5. 同义词辨析:

    • 鼓励: 更侧重于给予信心、支持,使其有勇气去做,通常是积极的。
    • 激励: 强调激发内在的动力、热情或斗志。
    • 煽动: 通常带有强烈的贬义,指挑动他人去做坏事或非法的事。"鼓动"在用于负面意义时,程度可能弱于"煽动"。

"鼓动"的核心是"激发行动"。它既可以是正面的激励和动员,也可以是负面的挑唆和煽动,其具体含义和情感色彩需要根据上下文来判断。

网络扩展解释

“鼓动”是一个多义词,其含义和用法需结合语境理解。以下是综合多来源的详细解释:

一、基本含义

指用语言、文字或行为激发他人情绪,促使行动。核心特点是激励性和情绪导向性,可能带有中性或贬义色彩。

二、词义解析

  1. 中性/褒义用法

    • 表示正面激励:如鲁迅在《记苏联版画展览会》中提到的“鼓动青年热情”。
    • 例句:教师通过演讲鼓动学生参与公益活动。
  2. 贬义用法

    • 暗含煽动、唆使负面行为:如《新唐书》中“鼓动买直,归怨天子”,《查字典》提到的“挑动流俗”。
    • 例句:不良分子鼓动群众扰乱社会秩序。

三、词语结构

四、近义词对比

词语 情感色彩 示例
煽动 贬义 煽动暴力(含恶意操控意图)
鼓励 褒义 鼓励学生创新(积极支持)
策动 中性 策动起义(强调策划过程)

五、使用建议

如需进一步了解古代典籍中的用例(如《后汉书》《明史》),可参考中的引证原文。

别人正在浏览...

版缠谤木菝葜逋残陈言肤词点铜壶刁天厥地敌惠敌怨砥炼低云都统笼发洪繁富放包袱服勤服闻父系高掇宫桃广爱还会徽文奸态结匈静翳惊噪金聚锦囊术掬示考终控名责实控摄苦厌厌连闼乱扎扎陆风玫阶枚数杷柄朋齿品选皮肉之苦七个头八个胆清洒宂食三赋森峭审量沈溺饰诡受持説不来司驾私卒摊破天豕逖听遐视问荆悟会贤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