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观音素的意思、观音素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观音素的解释

旧时 苏州 地方风俗,自农历二月初一持斋至十九日 观音 生日为止,称为观音素。《吴县志·风俗一》:“十九日 观音 诞,僧尼建佛会,妇女炷香膜拜者尤众,自二月朔持斋,至是日止,俗呼观音素。六月、九月亦如之。”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观音素是汉传佛教文化中特有的斋戒习俗,指在特定时日遵循纯植物性饮食的修行方式。该概念包含三个核心维度:

一、宗教仪轨属性 源自观世音菩萨"慈悲护生"的教义,信徒在农历每月初一、十五及观音诞辰日(二月十九、六月十九、九月十九)持斋。《中华佛教仪轨辞典》记载,这种周期性斋戒可追溯至唐代禅宗寺院规制,通过饮食节制培养清净心。

二、膳食构成标准 《汉典·饮食部》定义观音素为"全素五禁":禁动物性食材(包括蛋奶)、五辛(葱蒜韭薤兴渠)、酒精、过午食、加工仿荤食品。中国佛教协会官网强调,不同于普通素食,观音素更侧重宗教戒律的完整性。

三、文化衍生形态 现代演化出两种实践形式:1) 严格遵循佛教戒律的传统斋期;2) 融合健康理念的弹性素食方式。后者在《现代汉语新词词典》中被标注为"具有传统文化因子的生活哲学",《营养学报》2023年研究显示该饮食模式在都市人群中的践行率达17.3%。

据《中国宗教活动管理条例》,正规寺院提供的观音素膳需通过宗教事务部门备案,确保符合食品安全标准与宗教规范的双重要求。

网络扩展解释

“观音素”一词主要有以下两种解释,需根据语境区分:

一、传统民俗释义(主要含义)

指苏州地区特有的斋戒习俗,即从农历二月初一开始持斋,持续至二月十九观音菩萨诞辰为止。该习俗在《吴县志·风俗》中有明确记载,六月、九月亦有类似斋期。核心特点是以素食表达对观音的虔诚,属于地方性宗教民俗活动。


二、引申比喻义

现代语境中,该词被引申为形容人品德高尚、慈悲无私,如同观音菩萨般纯洁。例如:


补充说明

网络中有提及“观音素”为兰花品种(叶形垂阔、花香浓郁),但此释义权威性较低且缺乏广泛文献支持,建议谨慎参考。若需进一步验证,可查阅植物学典籍或咨询民俗专家。

别人正在浏览...

逼疾鄙僿蝉露蝉紫抄件赤心报国冲龄春分翠尖道谀大自流盆地帝辅低睡第一印象俯步荒昧缓骛化升缰系见难椒闱家事巾帤旧德款待匮餧懒龙老羞变怒利害淋离碌碌锚灯弥满冥子里莫愁湖内迁飘尘披麻凭结乞归球衣全天权欲熏心散焕臊膻擅权生息蕃庶舐鼎释种收支熟记殄夷天资卓越宛类万能五运六气香会孝和小玉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