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运河。 唐 刘商 《醉后》诗:“醒来还爱浮萍草,漂寄官河不属人。”《旧唐书·敬宗纪》:“ 扬州 城内,旧漕河水浅,舟船涩滞,输不及期程。今从 閶门 外古 七里港 开河,向东屈曲,取 禪智寺桥 ,东通旧官河,计长一十九里。”《宋史·河渠志七》:“ 黄巖县 旧有官河,自县前至 温岭 ,凡九十里。” 清 吴伟业 《扬州》诗:“官河杨柳谁新种,御苑鶯花岂旧游。”
“官河”是一个具有多重含义的词语,具体解释需结合语境:
指代运河
历史上多指由政府开凿或管理的河道,主要用于漕运、灌溉等公共事务。例如《旧唐书》提到扬州官河用于漕运,宋代《河渠志》记载黄岩县官河长达九十里。唐代诗人刘商也在诗句中描述“漂寄官河不属人”,进一步印证其作为运河的用途。
地理名称
在特定地区(如江苏赣榆县),“官河”曾作为乡镇名称,2005年并入赣马镇。但此用法具有地域性,且信息来源权威性较低。
“官河”的核心含义为“运河”,常见于古籍与历史记载,其他解释需谨慎考据。若需深入探究,可参考《旧唐书》《宋史》等文献。
官河一词指的是古代中国帝王的水运通道,用于运输国家物资和粮食。
官河的部首是宀(mián)和氵(shuǐ),它们分别意味着宀表示宅基,氵表示水。官河总共有9个笔画。
官河是由“官”和“河”两个字组成。其中,“官”表示的是地位高且有权力的人,或者指政府机构;“河”表示水流。
官河的繁体字为「官河」。
在古代汉字中,官河的写法有时会与现代略有不同。例如,有时候“官”字在它的右边会有一个廾(gǒng)字旁。
1. 古代中国的官河是国家的重要交通运输通道。
2. 官河的水质清澈,为周围地区提供了丰富的水资源。
官河的组词有:官员、官职、官府。
官河的近义词有:大运河、运河。
官河的反义词没有明确的对应词汇。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