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官当的意思、官当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官当的解释

(1).以官职抵当徒刑。 唐 宋 时期官吏犯罪,可以降低品级以减免徒刑。《唐律疏议·名例·以官当徒》:“若本罪官当以上,别条云‘以理去官与见任同’,即依以官当徒之法:用官不尽,一年听叙,降先品一等;若用官尽者,三载听叙,降先品二等。若犯罪未至官当,不追告身,叙法依考解例,期年听叙,不降其品。” 宋 沉括 《梦溪笔谈·官政一》:“降先品者,谓免官二官皆免,则从未降之品降二等叙之;免所居官及官当止一官,故降未降之品一等叙之,今叙官乃从见存之官更降一等者,误晓律意也。”

(2).官府批准营业的当铺。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杂课·当税》:“现在纳税者,即为官当。许铺门悬牌。”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官当”是中国古代法律中一项体现官僚特权的制度,其核心含义是允许官员用官职或爵位折抵刑罚。以下是详细解释:

一、定义与起源

  1. 基本概念
    官当又称“以官当徒”,指官员犯罪时可用官职品级减免徒刑或流刑。该制度正式形成于南北朝时期,北魏和南陈的律法中首次明确记载。

  2. 历史渊源
    起源于西晋《晋律》中的“杂抵罪”,即通过剥夺爵位、免官等方式抵罪。南北朝时期发展为系统的法律制度。

二、运作规则(以唐律为例)

  1. 抵罪标准

    • 五品以上官员:私罪(因私犯罪)抵徒刑2年,公罪(因公犯罪)抵3年。
    • 九品以上官员:私罪抵1年,公罪抵2年。
    • 若官职不足以抵罪,剩余刑期可通过缴纳赎金免除。
  2. 官职恢复

    • 用官抵罪后,官员需降级并等待一定年限才能复职(如用官未尽者降一品,用尽者降两品)。

三、历史意义与演变

四、其他含义

在部分文献中,“官当”也指官府批准经营的当铺,但此用法较为少见,主要作为法律术语使用。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朝代的法律条文或案例,可参考《唐律疏议》《北魏律》等原始文献。

网络扩展解释二

官当

官当是一个汉字词语,通常用来形容某人或某物具备官员的特征或品质。

拆分部首和笔画

官当由宀(宀)和当(⺾)两个部首组成。

宀是“宀”字的变体,代表“官邸”或“官方”。通过宀部,可以推测官当与官方或官员有关。

当的拆分部首是⺾,表示“立(人)”。当的整体形状由土字旁加上人字,暗示着官当与人有关,即指代官员。

据此,官当表示官员的特征。

来源

官当一词的来源至今尚不明确。可能是古代人们真实地描绘了官员的特征而形成的词语。

繁体

官当的繁体字为「官當」。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官当的字形可能与现代略有不同。然而,具体的古时写法无法确认。

例句

1. 他的言行举止充满了官当的威严。

2. 这本书是专门为了培养官当人物所撰写的。

组词

官当本身是一个描述词语,一般不与其他词语组合。

近义词

1. 官气:官方人员的表现和态度。

2. 官威:官员所具备的权威和威严。

反义词

平民:与官当相对的词语,指普通人或非官员。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