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馆伴使的意思、馆伴使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馆伴使的解释

古代奉命陪同外族宾客的使臣。 宋 赵昇 《朝野类要·故事》:“蕃使入国门,则差馆伴使副,同在驛,趋朝,见辞,游宴。”《续资治通鉴·宋高宗绍兴八年》:“辛亥,改命 徽猷阁 直学士 王伦 充馆伴使。”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馆伴使是中国古代外交体系中的专职官员,主要指宋、辽、金时期负责接待外国使臣的接待使。该官职名称由"馆""伴""使"三字构成:"馆"指接待外宾的馆驿,"伴"含陪同引导之意,"使"即执行特定任务的官员。

其核心职责包含三方面:第一,全程陪同来朝使团,主持外交礼仪程序,如《宋史·职官志》记载需"掌接送伴及见辞宴赐";第二,处理外交文书往来,据《续资治通鉴长编》载,馆伴使需与使臣"议定礼数仪注";第三,收集情报信息,《金史·百官志》明确其需"察访人情事宜"。

该制度在北宋景德元年(1004年)澶渊之盟后形成完整体系,金朝沿袭时增设女真、汉人双轨配置。南宋时期发展为"接送伴使"与"馆伴使"分工协作模式,前者负责边境迎送,后者专司都城接待。元代后该职逐步并入鸿胪寺系统。

文献记载方面,《汉语大词典》收录该词条释义为"宋代奉命陪同外族使臣的官员",《辽史·礼志》详述其在外交仪轨中的站位次序,《三朝北盟会编》则保存多份馆伴使与金使对话实录。

网络扩展解释

馆伴使是古代中国负责外交接待的重要官职,其定义与职责可从以下方面解析:

1. 基本定义 馆伴使是宋、辽、金时期设置的专职使臣,主要职责是陪同进入本国都城的外族或外国宾客。与"接伴使"形成衔接关系:接伴使负责境外迎接使团,而馆伴使在都城全程陪同。

2. 核心职责

3. 历史实例 宋高宗绍兴八年(1138年),王伦曾被任命为馆伴使接待金国使臣,这成为宋金外交的重要案例。该职位的任命多选通晓外交礼仪的官员,常由直学士等文职担任。

4. 相关术语

该制度体现了古代中国对外交礼仪的重视,通过专职使臣制度既保持外交礼节,又维护国家安全。其运作模式对研究宋辽金外交体系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别人正在浏览...

榜署搬枒宸声脆骨淡季点额叠字地母多肉植物恶俗反间之计坿和搆搆钩河擿雒固结嚎啸怀诚黄荆灰埃挥师护坡锦帙久懬绩优股穬麦揽蔓累夜栗陆貍猫隆高乱名緑李没溺眉样冥阨鸣于乔木墨痴起号清近契书球琳七叶一枝花若淑僧寺神手申严石脊诗老树倒根摧嗣承素牀贪没铁里温体温表头脑酒透髓脱素吾辈显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