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孤独的老人。 汉 焦赣 《易林·渐》:“别离分散,长子从军,稚叔就贼,寡老独安。” 宋 王安石 《和吴御史汴渠》诗:“货入空外府,租输陈太仓。东南一百年,寡老无残粻。”
(2).亦作“ 寡佬 ”。詈词。多用于******。 茅盾 《子夜》九:“ 玉亭 ,你还要看看她么,看一看装扮好了的她,丢那妈,寡老。” 茅盾 《第一阶段的故事》六:“我才不来呕这口闲气,化这路冤钱,让那只寡老背地里笑我是洋盘。” 王西彦 《曙》:“我 任老三 不稀罕你这只寡佬!”
“寡老”是一个汉语词汇,具有多重含义,具体解释需结合语境:
指孤独的老人
指家中或社会中缺乏子女或年轻人陪伴的年长者,强调孤寂状态。例如:
宋代王安石《和吴御史汴渠》诗提到“寡老无残粻”,即描述孤寡老人生活艰难的情景。
汉代焦赣《易林·渐》中“寡老独安”也印证了这一用法。
方言中的詈词(骂人话)
多用于贬斥寡妇或独身女性,含侮辱性。例如:
茅盾《子夜》中“丢那妈,寡老”即为此类用法;
王西彦《曙》中“寡佬”亦属同类表达。
建议结合具体上下文判断词义,避免误解。
寡老是一个汉字词语,形容人家中只有老人,没有年轻人或者指家庭中只有一位年迈的老人。
寡(guǎ):由宀(mián)和卦(guà)组成,宀为拉长的三点冠形,表示“房子”,卦表示“八卦之爻”。
老(lǎo):由⺼(rénrén)和务(wù)组成,⺼表示“肉”,务表示“办事、工作”。
寡老最早出现在《诗经·邶风·击鼓》中:“鼓鼓嗚嗚,******之饥。”这里的“******”指的是只有一位妇女,没有丈夫的家庭。
寡老的繁体字为「寡老」。
在古代写寡老时,老字的“⺼”部分曾写作「若」,现已不再使用。
1. 这个家里只有寡老,孩子们都早已长大成人离开了。
2. 她过世后,他成了这个家里唯一的寡老。
寡交、寡言、寡欢、寡情、孤寡
孤老、独居老人、单身老人
丰家、多子多孙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