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谓尊贵始封之君。《穀梁传·僖公十五年》:“故德厚者流光,德薄者流卑,是以贵始,德之本也,始封必为祖。” 杨士勋 疏:“始,谓受封之君,所以贵之者,由是德之本也。言有大德,故受高位,高位由之而来,故始封之君必为祖矣,祖谓庙不毁也。”《荀子·礼论》:“故王者天太祖,诸侯不敢坏,大夫士有常宗,所以别贵始,贵始,得之本也。” 杨倞 注:“得,当为德。言德之本在贵始。”
“贵始”一词的含义需结合不同语境和来源进行解释,主要分为以下两种理解:
“贵始”指尊崇始封之君,即最初受封的君主或祖先。这一概念源自古代礼制,强调对开创者的敬重,认为其德行是后世延续的根本。
部分现代词典(如查字典)将其解释为成语,意为“重要事务开始时需慎重对待,注重质量与细节”。此用法可能为现代引申义,尚未广泛见于传统文献,建议结合具体语境判断。
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穀梁传》《荀子》原文或权威历史文献。
《贵始》是一个成语,意思是尊贵的开始。表示事物刚刚开始时具有尊贵的特质或者状态。
《贵始》这个成语由两个部分组成,分别是“贵”和“始”。
“贵”字的部首是“贝”,拼音为“gui4”,它由12笔组成。
“始”字的部首是“女”,拼音为“shi3”,它由8笔组成。
《贵始》这个成语的源于《礼记·祭统》篇中的“贵始贱终”这句话。原本用来形容祭祖仪式的开始尊贵隆重,而到了结束时则普通平凡。
《贵始》这个成语在繁体中的写法是「貴始」。
在古代,汉字的书写形式有所变化。《贵始》这个成语在古时候的汉字写法为「貴始」。
他从小就接受优质的教育,所以他的人生一直都是贵始。
贵族、贵宾、贵重、始终、开始
尊贵之始、显贵之始、高贵之始
贱终、低贱之终、卑微之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