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爱护和尊重君主。《荀子·议兵》:“未有贵上安制綦节之理也。” 杨倞 注:“未有爱贵其上、为之致死、安於制度、自不踰越、极於忠义、心不为非之理者也。”
(2).尊贵显要。 五代 齐己 《荆门寄怀章供奉兼呈幕中知己》诗:“紫衣居贵上,青衲老 关中 ;事佛门相似,朝天路不同。”
(3).贵重。《法苑珠林》卷十引 唐 唐临 《冥报记》:“ 蒨 云:‘鬼所用物,皆与人异,唯黄金及绢为得通用,然亦不如,假者以黄色涂大锡作金,以纸为绢帛,最为贵上。’ 文本 如言作之。”
(4).对仆从称其主人的敬语。《老残游记》第六回:“ 老残 道:‘正是。你何以知道?你贵上姓甚么?’家人道:‘小的主人姓 申 。’” 清 李伯元 《南亭笔记》卷十:“ 钱 迺束装就道,既至省,着便衣往,谓司閽者曰:‘烦传语贵上大人,欲见请以今日见吾,我明日即归 日本 。’”
“贵上”是一个汉语词汇,具有多重含义,具体解释如下:
爱护和尊重君主
源自《荀子·议兵》:“未有贵上安制綦节之理也。”杨倞注中进一步解释为“爱贵其上,为之致死”的忠义精神。
尊贵显要的地位
如五代诗人齐己在《荆门寄怀章供奉兼呈幕中知己》中写道:“紫衣居贵上,青衲老关中”,通过对比僧侣与官员的身份差异,体现“贵上”的显赫之意。
贵重之物
唐代《法苑珠林》记载“黄金及绢为得通用……以纸为绢帛,最为贵上”,此处指代物品的珍贵性。
尊称对方的主人
常见于近代文学作品,如《老残游记》第十二回中:“你们贵上是几时来的?”这里的“贵上”是对话中对他人的主人或上级的敬称。
“贵上”在古代多用于描述忠君思想、身份显赫或物品贵重,而现代语境下主要作为社交敬语使用。需结合具体文本判断其含义,古典文献中的用法更复杂,日常交流中则偏向礼貌性称呼。
《贵上》是一个成语,表示尊敬和尊重上级或长辈,遵从其指示或行事。这个成语常用于形容对上级的态度谦恭有礼。
《贵上》的拆分部首为“贝”和“上”,其中“贝”是上级的意思,而“上”则表示尊敬。根据汉字的筆画來看,贝有4畫,上有3畫。
《贵上》是出自于《左传·昭公八年》:“千岁之爱人如贱,贱上寡君。”这个成语现代汉语常用的写法是简化字,没有繁体字形式。
在古时候,汉字的写法会有一些差异,不同的字形演变出现。然而,在《贵上》这个词上,并没有明确的古代汉字写法形式。因此,没有特定的古代汉字写法与现代写法有所区别。
1. 小明始终对上级保持着贵上的态度。
2. 这位年轻人向长辈行礼,显示了他对贵上的尊敬。
1. 尊贵:表示地位高尊贵。
2. 尊上:表示对上级尊重尊敬。
3. 敬上:表示敬重上级或长辈。
1. 敬重:表示钦佩尊敬。
2. 顺从:表示遵从或顺从他人的意见或指示。
不敬:表示不尊敬,对上级或长辈没有礼貌。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