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过亢的意思、过亢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过亢的解释

过甚;过盛。《易·乾》“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 三国 魏 王弼 注:“上则过亢,利见大人。” 孔颖达 疏:“过谓过甚,亢谓亢极。” 唐 邵说 《为郭令公谢一子三品官表》:“臣荣登上相,任重总戎,子弟数人,尽居右职,‘过亢’之诫,切在於心。”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过亢”是一个汉语成语,其含义和用法可通过以下方面详细解释:

一、基本含义

“过亢”指言行或态度过于极端、激烈,超出合理限度,常因过分强调某种主张而忽视实际情况。例如,在决策或表达观点时缺乏适度,导致判断失误。


二、构成与词源


三、使用场景

  1. 批评偏激行为:如“他坚持己见过亢,导致团队矛盾”;
  2. 提醒避免极端:常用于劝诫他人保持理性,如“行事需谨慎,切忌过亢”;
  3. 历史文献引用:唐代邵说《为郭令公谢一子三品官表》中以“过亢”自省权力过盛的风险。

四、近义词与反义词


五、总结

“过亢”不仅描述行为或态度的过度,更隐含对失衡状态的警示。其用法兼具文学性与现实指导意义,常见于古典文献和现代批评语境中。

网络扩展解释二

过亢的意思

《过亢》是一个成语,用来形容人的情绪或行为过于激动、过分激烈的状态。也可用来形容某种现象过于极端或过分夸张。这个词常常带有消极的意味,表示失去了平衡和适度。

拆分部首和笔画

《过亢》的拆分部首是亻(人)和亢(高)。

它的笔画数分别为:过(5画)+ 亢(7画)。

来源

《过亢》这个成语最早可以追溯到《礼记·中庸》一书中,意思是过于高傲自大。

繁体

繁体字中的《过亢》保留了原来的写法,没有发生变化。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中,《过亢》的写法与现代汉字保持一致,没有发生改变。

例句

1. 他心情不好时,常常会过亢地对别人发脾气。

2. 这部电影过于夸张,剧情过亢,不符合现实。

组词

过火、过度、过分、过激、亢奋、亢旱

近义词

过火、过分、过激、极度、激烈

反义词

适度、平稳、温和、和缓、淡定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