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公使的意思、公使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公使的解释

[minister;envoy] 代表本国驻外处理国际事务、地位低于大使级一级的外交官,全称是特命全权公使

详细解释

(1).封建时代由朝廷派遣负有一定使命的官员。《北史·王澄传》:“ 西域 嚈噠 、 波斯 诸国,各因公使,并遗 澄 骏马一匹。”

(2).由一国元首任命、派往他国的次于大使一级的外交代表。通常都授以“特命全权公使”衔。所受的礼遇仅次于大使,但所享有的外交特权和豁免与大使相同。现各国间互派公使的已罕见。 清 王韬 《使才》:“公使总其大,领事治其繁,而交际之道寓焉。”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时事·各国使臣觐见》:“排班前为正署公使,中为各参赞。”

(3).犹公用。《续资治通鉴·宋哲宗绍圣二年》:“﹝六月﹞乙酉,詔:‘……见行条令,悉宜罢去,并依 元丰 旧制;其宗室公使并生日所赐,自依 元祐 法。’”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公使是外交代表的一种,其定义和特点如下:

1. 基本定义 公使全称为“特命全权公使”,是一国元首向另一国元首派遣的常驻外交代表,属于第二级使馆馆长,地位仅次于大使。根据《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公使与大使享有同等的外交特权与豁免权,但在礼宾规格和席位排序上低于大使。

2. 历史与现状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多数国家逐渐将公使级外交关系升格为大使级,因此现代国家间互派公使的情况已罕见。目前“公使”头衔更多用于大使馆内的高级外交官(如副馆长),称为“公使衔参赞”。

3. 职责与权限 公使作为使馆馆长时,负责处理两国间日常外交事务,可代表本国政府进行谈判、签署协议等,其法律地位与大使相同。历史上公使曾广泛用于处理特殊外交使命,例如19世纪中国与西方国家的外交接触初期多通过公使进行。

补充说明:与“代办”(第三级外交代表)不同,公使是由国家元首直接任命的,而代办通常由外交部长派遣。

网络扩展解释二

公使的意思

公使是一个汉语词汇,指的是派驻在外国的外交官,为派遣国家的特使或全权代表。公使负责处理外交事务,维护派遣国家的利益。

公使的拆分部首和笔画

公使的拆分部首是"公"和"示",其中"公"部表示官职,"示"部表示行为。公使的总笔画数是10画。

公使的来源

公使这个词最早出现在《周礼》等古代典籍中,用来指代派遣到外国的使者。后来演变为专指外交官。

公使的繁体

公使的繁体字为「公使」,保留了简体字的形状和结构。

古时候汉字写法

古代汉字写法有所变化,公使在古代汉字中的写法可能与现代有所不同。但是,公使在古代文献中并没有特殊的古代写法记载。

公使的例句

1. 这个国家派遣了公使前往邻国进行外交交流。 2. 公使在保护本国利益的同时,也要维护国际友好关系。

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组词:公使馆、公使级、外交公使 近义词:大使、使节 反义词:敌国使臣、国内官员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