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供暖的意思、供暖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供暖的解释

又称“采暖”。用人工方法保持室内一定温度(一般在20°c上下)的技术。分两种:(1)集中供暖。由热源集中制备的热水或蒸汽,通过管道输送到各房间内的散热设备,将热量散发;或将空气集中加热后用风管分送到各个房间。(2)就地(局部)供暖。设在室内的火炉、电炉、空调器等就地产生和散发热量。也有用火墙、火炕供暖的。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供暖指通过人工方法向建筑物内持续供给热量,以维持适宜室温的技术措施。依据《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定义,其核心含义为“供给暖气,使室内温暖”【来源: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以下从多维度解析该词:

一、技术实现方式

  1. 集中供暖

    由热源厂通过管网向区域用户统一供热,常见于北方城市。技术标准参照GB/T 50893-2013《供热术语标准》中“集中供热系统”条款【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2. 分户供暖

    采用壁挂炉、电暖气等独立热源,符合JGJ 142-2012《辐射供暖供冷技术规程》中对分散式供暖的技术规范【来源: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行业标准】。

二、历史与社会意义

据《中国古代建筑技术史》记载,汉代“火墙”“火地”供暖系统(如咸阳宫遗址)为最早技术雏形【来源: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编撰】。现代供暖工程被纳入《城市供热条例》,明确其为民生基础设施(国务院令第158号)【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行政法规】。

三、专业术语关联

在建筑学领域,供暖与“采暖”为同义术语(GB 50176-2016《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来源: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环境科学中则与“热舒适度指数”(PMV-PPD模型)直接相关【来源:ISO 7730:2005国际标准】。

四、文化衍生含义

文学作品如老舍《骆驼祥子》中“洋炉子”描写(第六章),反映近代北京供暖方式变迁【来源:人民文学出版社《老舍全集》】。当代“供暖期”概念在《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中明确规定为“累年日平均温度≤5℃期间”【来源: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文件】。

网络扩展解释

供暖是指通过人工方法向建筑物供给热量,以维持室内适宜温度的技术和服务,主要解决寒冷季节的采暖需求。以下是详细解释:

一、定义与核心功能

供暖的核心功能是调节室内温度,通常通过消耗能源(如燃气、电力、热水等)实现。根据国家标准《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736-2012),供暖是“通过消耗能源向室内供给热量,使室内保持生活或工作所需温度的技术、装备及服务的总称”。

二、主要分类

  1. 集中供暖
    由热源集中制备热水或蒸汽,通过管网输送至用户散热设备,具有清洁、成本低的特点。例如市政热力系统即属此类。

  2. 分散供暖

    • 直接供暖:热水/蒸汽直接输送至用户,适合短距离供热。
    • 间接供暖:通过热交换站二次传热,适合长距离输送,更节能。
    • 局部供暖:包括电暖器、燃气壁挂炉、地暖等。

三、温度标准

根据《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2011),采暖期室内温度应不低于18℃(室外平均温度高于-7.6℃时)。部分早期文献提到一般控制在20℃左右。

四、历史与发展

供暖技术最早可追溯至人类使用火炕、火墙等原始方式御寒。现代供暖技术从分散逐步向集中化、节能化发展,如热交换站的应用。

五、适用场景

如需了解具体供暖系统参数或政策细节,可参考《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等国家标准文件。

别人正在浏览...

怖慴草鸡逞芳传业楚殿慈谟大手术登丁抵背多嘴献浅讽动分界线福建扶犂手钢硬购收孤峰突起号咷大哭后海先河坏命惶惶昏嫁贱室精粲井花水近故涓波涓勺渴尘万斛捆住手脚揽掇理断灵门凌欺黎山老姆隶首之学六驳六院垄断逻人迷缪拼斗嫔娥气竭声澌清唱清光滑辣骎骎穷骨启譬却行社家丝栈酸疼堂密檀杏逃伤文路悟理相齿销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