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又称“采暖”。用人工方法保持室内一定温度(一般在20°c上下)的技术。分两种:(1)集中供暖。由热源集中制备的热水或蒸汽,通过管道输送到各房间内的散热设备,将热量散发;或将空气集中加热后用风管分送到各个房间。(2)就地(局部)供暖。设在室内的火炉、电炉、空调器等就地产生和散发热量。也有用火墙、火炕供暖的。
供暖是指通过人工方法向建筑物供给热量,以维持室内适宜温度的技术和服务,主要解决寒冷季节的采暖需求。以下是详细解释:
供暖的核心功能是调节室内温度,通常通过消耗能源(如燃气、电力、热水等)实现。根据国家标准《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736-2012),供暖是“通过消耗能源向室内供给热量,使室内保持生活或工作所需温度的技术、装备及服务的总称”。
集中供暖
由热源集中制备热水或蒸汽,通过管网输送至用户散热设备,具有清洁、成本低的特点。例如市政热力系统即属此类。
分散供暖
根据《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2011),采暖期室内温度应不低于18℃(室外平均温度高于-7.6℃时)。部分早期文献提到一般控制在20℃左右。
供暖技术最早可追溯至人类使用火炕、火墙等原始方式御寒。现代供暖技术从分散逐步向集中化、节能化发展,如热交换站的应用。
如需了解具体供暖系统参数或政策细节,可参考《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等国家标准文件。
供暖是指通过各种技术手段,提供室内的温暖空气或热水,以保持舒适的室内温度的行为。供暖常见于冬季或寒冷地区,可以为居民或建筑物提供舒适的居住环境。
供暖的部首是“共”,拆分为“力”和“口”两个部分。它的总笔画数为12画。
供暖一词最早源自于古代文字,“供”意为共同提供,把暖气提供给他人,而“暖”则是指温暖的意思,将其结合就成了供暖。不过,在古代供暖是以火炉或火盆为主要手段,与现代的供暖方式有所不同。
供暖的繁体字为「供」「暖」。
古时候,供暖使用的汉字写法与现代有一些差异。例如,“供”字的古代写法为“共”,它的上方有一个“卩”,表示与火有关。而“暖”字古代写作“渜”,它的上面是水字旁表达了温暖的状态。
1. 冬天来了,家里的供暖系统可以让我们保持温暖。
2. 建筑物需要进行供暖,以确保住户的舒适度。
供暖可以与其他词语组合成许多有关的词汇,例如:
1. 供暖系统
2. 供暖设备
3. 供暖费用
4. 供暖效果
5. 供暖服务
与供暖具有相似意思的词语是“取暖”,它们都是指为了保持温暖而采取的行动。而反义词可以是“散热”,指的是室内温度过高需要通过散热设备来降温。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