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负职的意思、负职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负职的解释

失职。 章炳麟 《与罗振玉书》:“身在大学,为四方表仪,不务求山谷含章之士,与之商略,而憙与九能驰骤,已稍负职。”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负职”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需结合古汉语语境理解,主要包含以下两层核心释义:

  1. 承担职务;任职

    此义项中,“负”表示承担、担负,“职”指职务、职责。合起来指担任某项官职或履行特定职责。

    例句参考:

    《左传·襄公二十六年》有“夫独无族姻乎?其负职于君也久矣”之句,意指(某人)在君主那里任职已经很久了。

    《新唐书·李绛传》载:“择才堪负职者授之。” 意为选择有才能足以承担职务的人授予官职。

  2. 失职;未尽到职责

    此义项中,“负”有违背、辜负之意,“职”指应尽的职责。合起来指未能履行好应尽的职责,即失职。

    例句参考:

    《汉书·武帝纪》诏书中提到:“夫刑罚所以防奸也,内长文所以见爱也;以百姓之未洽于教化,朕嘉与士大夫日新厥业,祗而不懈。其赦天下,与士大夫厉精更始。诸逋贷及辞讼在孝景后三年以前,皆勿听治。吏或负职,公卿其察举之。” 这里的“负职”即指官吏失职。

权威来源参考:

使用提示:

“负职”在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较低,主要出现在对古代文献的解读或特定语境中。理解时需特别注意上下文,以区分是表示“任职”还是“失职”。

网络扩展解释

“负职”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通过以下方面解析:

一、基本解释

负职(拼音:fù zhí)指失职,即未能履行应尽的职责或义务。该词带有文言色彩,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较低,常见于历史文献或学术讨论中。


二、字义分解

  1. 负(fù)

    • 基本义项:背负、承担(如“负荆请罪”“肩负重任”);
    • 引申义项:依仗(如“负隅顽抗”)、遭受(如“负伤”)、亏欠(如“负债”)等。
  2. 职(zhí)

    • 基本义项:职责、职位(如“尽职”“在职”);
    • 引申义项:掌管(如“职掌”)、自称(旧时公文用语)等。

三、出处与例句

章炳麟在《与罗振玉书》中写道:“身在大学,为四方表仪,不务求山谷含章之士,与之商略,而憙与九能驰骤,已稍负职。”
解析:此处批评某人因未履行选拔贤才的职责而失职,体现了“负职”的典型用法。


四、使用注意

如需进一步了解例句或相关文献,中的古籍引用或权威词典。

别人正在浏览...

被盖避第惭丁搀说齿危发秀春浅大红全帖带剑大千世界顿説儿撬风带功勋沟道广斥孤村荒银户册悔事祸发齿牙醮台徼障孑遗生物继晷焚膏极恶不赦卷旗息鼓辽僻凌突漫吟明蟾命历耐热搦翰排句攀交披头盖脑气忿忿倾亚庆育青云谱秋木三叹闪荡闪让伸道审结沈略寺监酸吟填命外合里差玩赏万微緼着綫画崄涩小东西小亟消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