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伏特的意思、伏特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伏特的解释

[volt] 米-千克-秒实用制中电位差和电动势的单位,等于当一安培恒定电流通过一根导线,在这线两点间耗散功率为一瓦时的电位差,亦即相当于一安培电流通过一欧电阻跨接于电阻之间的电位差

详细解释

电压单位。一安培的电流通过电阻为一欧姆的导线时,导线两端的电压是一伏特。这个单位名称是为纪念 意大利 物理学家 伏特 而命名的。又简称“伏”。我国通用交流电的电压单相为220伏。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伏特是国际单位制中表示电压、电动势和电势差的标准单位,符号为“V”。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释义,该词源于意大利物理学家亚历山德罗·伏特(Alessandro Volta)的姓氏,用于计量两点间的电势能差。

从词源学角度分析,该单位名称于1881年在巴黎召开的国际电学大会上被正式确立,标志着电磁学研究进入量化阶段。根据国家标准GB 3102.5-1993《电学和磁学的量和单位》规定,1伏特定义为“当流过1安培恒定电流的导线上,两点之间消耗的功率为1瓦特时,其电势差即为1伏特”。

在应用层面,伏特作为基本电学量度单位,广泛应用于:

  1. 电路设计中电压参数标注
  2. 电池容量标识(如5号电池1.5V)
  3. 电力系统输配电参数设定
  4. 电子设备安全电压检测

根据国际计量局(BIPM)最新定义,伏特现通过约瑟夫森效应实现量子化基准,其量值可溯源至普朗克常数,测量精度达10^{-10}量级。该单位在《物理学名词》第三版中被归类为“导出单位”,与安培、欧姆共同构成电学量度体系的基础。

网络扩展解释

伏特(Volt,符号为V)是国际单位制(SI)中电压、电势差和电动势的计量单位,以意大利物理学家亚历山德罗·伏打(Alessandro Volta)命名。以下是详细解释:


1. 定义与物理意义


2. 常见应用场景


3. 与其他单位的关系


4. 历史背景


5. 扩展知识

若需进一步了解电学单位体系(如安培、欧姆等),可提供补充说明。

别人正在浏览...

鏖剪百年歌抱魄庇荫惝惝赤氏愁肠寸断丑声远播创艾喘月大头叠萝花董其昌动切分列式佛影蔬归趋烘烤候驿诙嘲夹壁建瓴季虎精思旧俗激徵绝域狂奴故态髡流老营恋新忘旧李德裕陵屯立绒柳毬卢瞳门面铺席人磨古墓石木芝难解之谜判割盘郢濆淖溥溥千古不朽拳参曲水流觞色然手板疏绝蒜韲贪争天遣僮蒙唾玉外延味之素香葱戏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