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特的意思、伏特的详细解释
伏特的解释
[volt] 米-千克-秒实用制中电位差和电动势的单位,等于当一安培恒定电流通过一根导线,在这线两点间耗散功率为一瓦时的电位差,亦即相当于一安培电流通过一欧电阻跨接于电阻之间的电位差
详细解释
电压单位。一安培的电流通过电阻为一欧姆的导线时,导线两端的电压是一伏特。这个单位名称是为纪念 意大利 物理学家 伏特 而命名的。又简称“伏”。我国通用交流电的电压单相为220伏。
词语分解
- 伏的解释 伏 ú 趴,脸向下,体前屈:伏卧。伏案读书。 低下去:此起彼伏。 屈服,承认错误或受到惩罚:伏法。伏输。伏辩(伏罪的供状,亦作“伏辨”)。 使屈服:降伏。降龙伏虎。 隐藏:伏兵。埋伏。 农历划分夏季最
- 特的解释 . 不平常的,超出一般的:~殊。~色。~产。~权。~性。~征。~需。~技。~务。~区。~价。~例。~效。 . 单,单一:~为(è )。~设。~地。~惠。~辑。~使。~赦。~约。 . 只,但
网络扩展解释
伏特(Volt,符号为V)是国际单位制(SI)中电压、电势差和电动势的计量单位,以意大利物理学家亚历山德罗·伏打(Alessandro Volta)命名。以下是详细解释:
1. 定义与物理意义
- 基本概念:伏特表示两点之间的电势差(电压)。当1库仑的电荷在电场中从一点移动到另一点时,若做功1焦耳,则这两点间的电势差为1伏特。公式表示为:
$$
V = frac{J}{C} quad text{(伏特=焦耳/库仑)}
$$
- 微观解释:电压是推动电荷在导体中定向移动的“驱动力”,直接影响电流强度(安培)。
2. 常见应用场景
- 家用电路:中国标准电压为220V,美国为120V,日本为100V。
- 电池:如5号电池约1.5V,手机锂电池约3.7V,汽车蓄电池12V。
- 高压输电:远距离输电线路可达数十万伏特以减少能量损耗。
3. 与其他单位的关系
- 基本单位推导:1V = 1kg·m²/(s³·A)(千克·米²/秒³·安培)。
- 换算:1千伏(kV)= 1000V,1毫伏(mV)= 0.001V。
4. 历史背景
- 亚历山德罗·伏打:1800年发明“伏打电堆”(最早的化学电池),首次提供持续电流,推动了电学研究。1881年国际电工委员会以他命名电压单位。
5. 扩展知识
- 电势与电动势:电势描述某点的电能状态,电动势特指电源内部非静电力做功产生的电压(如电池两极间)。
- 测量工具:电压表(并联在电路中测量)。
若需进一步了解电学单位体系(如安培、欧姆等),可提供补充说明。
网络扩展解释二
《伏特》是一个汉字词语,意为“隐藏、隐匿”,用于形容事物不容易被察觉或被发现的状态。
拆分部首和笔画:
- 《伏特》的左边部首是“亻”(从人字旁边一横),右边部首是“弗”(从弓字旁边叠加两点)。共有7个笔画。
来源:
- 《伏特》源自于古代汉字演变而来。它的古代写法有所不同,但基本含义保持一致。
繁体:
- 繁体字《伏特》的写法为「伏特」,部首和基本形状与简体字相同。
古时候汉字写法:
- 古代写法多种多样,大致包括「弗特」、「袱特」、「服特」等。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书法风格下,字形可能会有所变化。
例句:
- 这款手机的伏特功能非常强大,可以在低光环境下拍摄清晰的照片。
组词:
- 伏特生成、伏特负积、保密伏特、隐匿伏特等。
近义词:
- 伏藏、隐藏、隐匿。
反义词:
- 显露、暴露、显现。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