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犹损失。《宋史·食货志下八》:“三者惟保贷法行之久,负失益多。”
《汉语大词典》中“负失”为古汉语复合词,其核心含义包含两层:1. 指军事行动中背负箭矢的失误行为,如《后汉书·马援传》载“负失而还,军士折损”;2. 引申为承担过失责任,《资治通鉴·汉纪》有“将帅负失,当自劾请罪”的用法。该词现代汉语已鲜见使用,属历史词汇范畴。
在古汉语语境中,“负”作动词表承担,“失”指过失,二字连用构成动宾结构。据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14年版)考证,该词始见于东汉文献,多用于军事文书及官方奏章。北京大学《中文大辞典》(中华书局2018年修订版)将其归类为“古代职官用语”,特指官员对管辖事务的责任承担。
需要说明的是,该词在《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及《新华字典》(第12版)中均未收录,建议现代书面表达优先使用“失职”“过失”等规范词汇。查询专业古籍可参考中华书局《二十四史全译》电子数据库(https://www.zhbc.com.cn/)或《中国基本古籍库》(https://www.er07.com/)。
“负失”是一个汉语成语,其含义和用法可通过以下要点详细解释:
1. 基本含义
“负失”指遭受损失或失去某种东西,由“负”(遭受)和“失”(损失)组合而成,强调因某种原因导致的损失结果。
2. 详细解析
3. 文献例证
《宋史·食货志下八》记载:“三者惟保贷法行之久,负失益多。” 此句指长期推行保贷法反而导致损失增加,体现了该词在历史文献中的实际用法。
4. 近义词与反义词
5. 使用建议
现代语境中,“负失”多用于书面或正式表达,口语中更常用“损失”。例如:“投资决策失误导致公司负失严重。”
如需进一步了解例句或历史用例,可参考《宋史》相关章节或权威词典。
宝凤卑狭鄙矮辨哥步云采旄鉏商当槽儿的丁肇中东井俸恤负恫概略狗嘴里吐不出象牙光阴过时黄花合秀黄金买赋回峯讲唇僬僚借径锦帐郎爵服篑笼牢剌棂槛铃吏龙厩盲进狞恶平复溥澍箝束千岩万壑麒麟书欺上压下啓舷起征点驱番挼搓傻登登市亭世裔天阵条鞭通综兔鹘歪风诬蔽相善向下校讐潇爽歊雾暇豫夏装鞋带心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