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犹损失。《宋史·食货志下八》:“三者惟保贷法行之久,负失益多。”
“负失”是一个汉语成语,其含义和用法可通过以下要点详细解释:
1. 基本含义
“负失”指遭受损失或失去某种东西,由“负”(遭受)和“失”(损失)组合而成,强调因某种原因导致的损失结果。
2. 详细解析
3. 文献例证
《宋史·食货志下八》记载:“三者惟保贷法行之久,负失益多。” 此句指长期推行保贷法反而导致损失增加,体现了该词在历史文献中的实际用法。
4. 近义词与反义词
5. 使用建议
现代语境中,“负失”多用于书面或正式表达,口语中更常用“损失”。例如:“投资决策失误导致公司负失严重。”
如需进一步了解例句或历史用例,可参考《宋史》相关章节或权威词典。
《负失》是一个汉语词汇,常用来指代承受损失或失去某种东西的情况。负指承担或遭受,失指失去或丧失。
《负失》由“贝”和“十”两个部首组成。贝是贝壳的意思,也可以代表财富。十表示数目或程度。这个词的笔画数目是6画。
《负失》源于古代汉字演变而来。在简化字形成之前,它的繁体写法是「負失」。
《负失》的繁体写法是「負失」。
在古时候,汉字「负失」的写法稍有不同。它由「貝」和「失」两个字组成,其中「貝」表示贝壳,「失」表示失去。这种写法强调了失去贝壳所带来的损失。
1. 在这次************中,他负失了一条腿。
2. 经营不善导致企业负失惨重。
1. 负重:承受较重的负担。
2. 失误:犯错或失去机会。
3. 败坏:破坏或使变坏。
1. 损失:失去或减少某种东西。
2. 丧失:失去或失去某种身体或精神上的能力。
1. 获得:得到或获胜。
2. 赢利:获得经济利益或收益。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