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暴首的意思、暴首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暴首的解释

谓陈列所得敌人首级。《商君书·境内》:“以战,故暴首三,乃校三日,将军以不疑致士大夫劳爵。” 蒋礼鸿 锥指:“谓已战之后使军士暴效所斩之首,而上以三日限校覈之。”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暴首”是一个古代军事术语,其核心含义为战后陈列所获敌人首级以核验战功。以下是详细解释:

  1. 基本释义
    拼音为bào shǒu,指在战争结束后,士兵将斩杀敌人的首级公开展示,以便统计战果。这一行为常见于古代军事制度中,用于核实军功并论功行赏。

  2. 文献出处
    该词最早见于《商君书·境内》:“以战,故暴首三,乃校三日,将军以不疑致士大夫劳爵。” 蒋礼鸿在《锥指》中注解:“谓已战之后使军士暴效所斩之首,而上以三日限校覈之。” 说明当时需通过三日校核确认首级真实性,防止虚报战功。

  3. 军事制度用途
    古代战争中,首级是军功的重要凭证。通过“暴首”可明确士兵贡献,进而分配“劳爵”(军功爵位),体现秦朝“军功授爵”制度的严格性。

  4. 其他引用
    后世文献(如地方志)中偶见该词用于描述军事行动,例如苗族反清首领张秀眉屯兵时保留的“点将台”等遗址,但此用法属引申义,非原典含义。

该词反映了古代战争中对军功的量化管理方式,需结合《商君书》等法家典籍理解其制度背景。

网络扩展解释二

暴首(bào shǒu)是一个汉字词语,意思是指脱离控制的头领或首领。 拆分部首和笔画: - 部首:暴(bào) - 笔画:共有16画 来源: 暴首一词最早出现在《红楼梦》一书中,用来形容一些无法控制的头领或首领。此后,这个词逐渐被人们使用,并且在现代汉语中广泛流传开来。 繁体: 暴首的繁体字为「暴首」,没有变化。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写法中,暴首的写法与现代汉字写法相同,没有明显的差异。 例句: 1. 这个组织的暴首被捕后,整个团伙逐渐瓦解。 2. 警方正在努力追捕逃跑的暴首。 组词: 造句(zào jù)、广告(guǎng gào)、宣传(xuān chuán) 近义词: 首领(shǒu lǐng)、头领(tóu lǐng)、大佬(dà lǎo) 反义词: 属下(shǔ xià)、部下(bù xià)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