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代战船的一种。《汉书·武帝纪》:“遣伏波将军 路博德 出 桂阳 ,下 湟水 ;楼船将军 杨僕 出 豫章 ,下 湞水 ; 归义越侯 严 为戈船将军,出 零陵 ,下 离水 。” 颜师古 注引 臣瓒 曰:“《伍子胥书》有戈船,以载干戈,因谓之戈船也。”《西京杂记》卷六:“ 昆明池 中有戈船、楼船各数百艘。楼船上建楼櫓,戈船上建戈矛,四角悉垂幡毦。旍葆麾盖,照灼涯涘,余少时犹忆见之。” 唐 李百药 《和许侍郎游昆明池》:“年深平馆宇,道泰偃戈船。” 清 顾炎武 《常熟归生晟陈生芳绩书来以诗答之》:“海上戈船连 沪瀆 , 石头 烽火照 秦淮 。”
“戈船”是古代战船的一种,其名称源于船上载有干戈等兵器。以下是详细解释:
基本定义
戈船主要用于水战,因配备大量武器(如戈、矛)而得名。汉代典籍《汉书·武帝纪》记载,汉武帝曾派遣“戈船将军”统率此类战船出征,可见其军事地位。
结构与特点
据《西京杂记》描述,戈船四角悬挂幡毦(装饰性旗帜),船体配备戈矛等冷兵器,与“楼船”(建有瞭望楼的大型战船)并列,是汉代水军的重要装备。
历史应用
戈船多见于汉代军事行动,如汉武帝平定南越时,戈船与楼船协同作战。后世文学作品中亦有用例,如明代诗句“海上戈船连沪瀆”,借其指代水军力量。
延伸含义
部分文献提到“戈船”可比喻承载能力强的事物或个人,但此用法较少见,主要仍以战船本义为核心。
如需进一步了解戈船与楼船的区别或具体战例,可参考《汉书》《西京杂记》等原始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