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儿被的俗称。 清 翟灏 《通俗编·服饰·褓裙》:“《儂雅》:小儿被为褓,如俗呼‘緥裙’、‘緥被’是也。今则转呼为‘抱’矣。”
褓裙,汉语词汇,特指包裹婴儿所用的布裙或小被,属育婴用具。其释义及考据如下:
一、核心释义
指包裹婴儿的布制裙状衣物或被褥,用于保暖及保护婴儿身体。
来源:《汉语大词典》(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4年)"褓"字条目释:"褓,襁褓。亦指包裹婴儿的衣被。"
二、单字溯源
本义为婴儿衣被。《说文解字》释:"褓,小儿衣也。"(中华书局,1963年)
原指下裳,引申为围裹式织物。《释名·释衣服》载:"裙,下裳也。"(清代毕沅疏证本)
三、文献例证
《礼记·内则》:"子生三月之末……褓裙以待时。" 郑玄注:"褓裙,小儿被也。"(上海古籍出版社《礼记正义》)印证其作为育婴襁褓的早期记载。
四、文化延伸
古代褓裙多采用柔软棉麻,以带系缚,兼具保暖与防护功能。《辞源》(商务印书馆,2015年修订版)指出其形制类似现代襁褓,反映传统育婴习俗。
五、现代使用
该词属历史词汇,现代汉语中已被"襁褓""包被"等替代,仅见于古籍及民俗研究文献。
权威参考来源
“褓裙”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其含义和背景可归纳如下:
部分现代词典(如查字典网)将其引申为“对小孩子的关心和照顾”,但这一用法未见于权威古籍,可能是基于本义的比喻扩展,需结合具体语境判断。
如需进一步了解发音、文献原文或方言演变,可参考汉典、沪江词典等来源。
安坻抱戴报德宝铃八友飙发电举参表长袤晨发称达诚勇趁脚跷尺璧寸阴漴漴从善若流鼎出东牀娇婿断肉恩谊二都番入服辨膏面供唱工市隳引贾郭洊逼浆洗角氐鹡鸰金杵荆妻九经棘心惧怯局天蹐地倨牙赖活赉锡两司流伤沦殁买牛卖劒岷峨明解尼姑辟隐彊直起联齐盟庆泰阙一不可升工衰孑书缺有间岁时伏腊滩户屋霤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