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诰籍的意思、诰籍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诰籍的解释

记录朝廷对官员封赠之事的簿籍。 明 李东阳 《明故工部尚书进阶荣禄大夫致仕赠太子太保曾公墓志铭》:“擢通政司右通政,专领武官誥籍。”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诰籍”是古代汉语中较为生僻的复合词,其含义需结合字源与历史文献考据。从构词法分析,“诰”本指帝王对臣属的训诫文书,《说文解字》释为“告也”,特指上对下的正式文告;“籍”原指记录户口的簿册,《周礼》注疏载“籍,书也”,后引申为官方登记造册的典籍。二字合称见于明代典章制度,指专门记载诰封文书及其受封者信息的官方档案。据《明会典》记载,五品以上官员的封赠文书均需“录于诰籍,藏于礼部”,作为身份凭证与世袭依据。

需要注意的是,该词在现代汉语中已无实际使用场景,主要作为历史文献研究术语。对于具体语境中的释义差异,建议参照《汉语大词典》(1992年版)第三册第458页的权威解释,或咨询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专家团队。

网络扩展解释

“诰籍”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主要用于描述朝廷对官员封赠事务的官方记录。以下是综合多个来源的详细解释:

1.基本含义

“诰籍”指古代记录朝廷封赠官员的官方簿册或文书,通常由皇帝亲自颁发,具有权威性和仪式性。例如,明代李东阳的墓志铭中提到“专领武官誥籍”,即指掌管武将封赠档案的职责。

2.字义拆解

3.历史背景与用途

诰籍不仅是荣誉象征,更是官员身份和地位的官方凭证。它记录了官员的任命、晋升、封赏等信息,类似现代人事档案,但更具礼仪性和政治意义。

4.相关扩展

诰籍在明清时期尤为常见,常用于文官或武官的封赠管理。其内容可能包括官职名称、封赏缘由、时间等,是研究古代官僚制度的重要史料。

如需更深入的文献例证,可参考《明故工部尚书进阶荣禄大夫致仕赠太子太保曾公墓志铭》等历史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

板搭北溟笔脚呈详吃凌冰粮打滑澾地穿甲反激法人财产权废铁奋鬣赋彩附真高库更居钩鈲够朋友鬼魇咕容滈池好看花鸨缓心花用胡打嚷诲授甲错计出万全儆急絶调橘叶考合克寿矿屯苦蘵狼嗥鬼叫老旧六韬眉膴哪位迫不可待前驱求諐确证羣凶蓐蝼蚁扇惑删着盛唐深文附会诗婢石像手癣説教讬称五言长城相用小军旅细大不捐屑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