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维6*吾尔语。墓穴。《人民文学》1981年第5期:“神仙老人住在 喀什 郊外 玉素甫哈地尔罕 陵墓旁的一个破旧的拱拜里,时常十天半月地出去游荡。”原注:“拱拜,墓穴。”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拱拜汉语 快速查询。
“拱拜”是一个源自维吾尔语的汉语音译词,其含义和用法可归纳如下:
基本词义
指“墓穴”,特指维吾尔族文化中的墓葬形式。例如《人民文学》1981年的描述中,提到“破旧的拱拜”即指位于喀什郊外的墓穴建筑。
语言背景
使用场景
主要用于描述新疆地区,尤其是喀什一带的陵墓或墓穴建筑,常见于文学作品中体现地域文化特色。
补充说明
需注意该词为特定文化词汇,日常汉语中较少使用,若涉及相关地域或文化研究时需结合具体语境理解。
拱拜是指以手放在胸前或头部低下表示尊敬、敬仰的一种动作。在宗教仪式、庆典、拜谒等场合中常见。拜神、叩拜、顶礼膜拜等都属于拱拜的范畴。
拱拜的拆分部首为扌手,攴攵侧旁。总共有8个笔画。
拱拜一词源自于古代汉语,最早见于《韩非子·喻老》:“静以修政而求治,严以修礼而恭敬。知拱而不求则以直轮拜。”其意为恭敬地拜服,表示对权威或神明的敬仰。
拱拜的繁体字为「拱拜」,没有发生变化。
古代汉字写法有很多变体,但拱拜的基本形状并未发生大的变化。在古代文献中,有时会出现一些去掉一部分横竖撇捺的简化写法。
1. 在神社里,人们都会向大神拱拜,表示对神灵的敬意。
2. 国王的面前,臣子们都要低头拱拜,以示尊敬。
1. 膜拜:恭敬地膜拜,表示极大的敬仰。
2. 顶礼:用头顶地面,表示虔诚地敬拜或致敬。
叩首、参拜、礼拜。
侮辱、蔑视。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