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是。 唐 顾况 《霞青竹杖歌》:“市头格是无人别,江海贱臣不拘絏。” 唐 白居易 《听夜筝有感》诗:“ 江州 去日听筝夜,白髮新生不愿闻。如今格是头成雪,弹到天明亦任君。” 唐 韩偓 《夜坐》诗:“格是厌厌饶酒病,终须的的学渔歌。”
“格是”在不同语境中有以下两种主要解释,需结合具体用法区分:
作为短语的拆分理解
在部分现代用法中,“格”指标准、格式或风格,“是”为判断词,组合后可理解为“确定的标准/风格是...”。例如:
情调定格是您在确定消费群体基础上,根据顾客需求而定的。
此处“定格是”指“确定的风格是”,并非独立词汇。
作为成语的特殊含义
在成语用法中,“格是”(gé shì)表示认同或赞同某种观点,强调对他人说法的认可。例如:
格是指的是认同或赞同某种观点或说法。
这种用法相对少见,需结合上下文判断,多用于口语或特定表达。
补充说明:
建议根据具体语境选择合适释义,若涉及古文或日语需特别注意区分。
《格是》是一个汉语词语,意思是正确、准是、恰是、确实。
《格是》的部首是"缶",总共有7个笔画。
《格是》最早出现在《庄子·外物》篇中,用来形容事物准确、正确的本质。
《格是》的繁体字为「格是」。
古时汉字写作「疌是」,随着历史的演变,发生了形体和读音的变化。
1. 他的答案格是我所想要的。
2. 这本书格是你需要的参考资料。
3. 我找到了一个格是解决问题的方法。
格外、格外的、格格不入、格式、正是、实是。
确是、如实、当真、实在、必然。
假如、不对、不真实、错误、不确实。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