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鲠峭的意思、鲠峭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鲠峭的解释

刚正峭直,正直严峻。《新唐书·卓行传赞》:“ 德秀 ( 元德秀 )以德, 城 ( 阳城 )以鯁峭, 图 知命,其志凛凛与秋霜争严,真丈夫哉!” 宋 李心传 《建炎以来繫年要录·建炎元年六月》:“ 靖康 间号开言路,遇有议论鯁峭者輒加远窜,其实所以塞之也。” 宋 叶适 《故吏部侍郎刘公墓志铭》:“临事鯁峭,除民疾痛,刚果立发,必达其志而后已。”

骾峭:刚直严正。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贾奉雉》:“ 贾 为人骾峭,不避权贵。”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鲠峭”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gěng qiào,主要用于形容人的品格或言行,具体解释如下:


释义与结构分析

  1. 基本含义
    指刚正峭直、正直严峻 的性格或作风,常用于描述人坚守原则、不妥协的态度。

    • “鲠”:本义为鱼骨,引申为“正直、直言不讳”(如“如鲠在喉”)。
    • “峭”:原指山势陡峭,比喻性格严厉、刚直(如“峭直”)。
  2. 语境与用法
    多用于历史或文学语境中,强调人物品格的坚毅与道德操守的严正。例如:

    《新唐书·卓行传赞》提到:“城(阳城)以鲠峭……其志凛凛与秋霜争严。”


文献例证


相关成语


“鲠峭”融合了“鲠”的正直与“峭”的严厉,多用于褒义,形容人品格刚毅、行事严正。如需更多例证或历史用例,可参考《新唐书》等典籍。

网络扩展解释二

鲠峭(gěng qiào)是一个汉字词语,形容事物或气候的寒冷和严峻。下面是关于鲠峭的拆分部首和笔画、来源、繁体、古时候汉字写法、例句,以及相关的组词、近义词和反义词。 拆分部首和笔画: 鲠(鱼部,8画)+ 峭(山部,10画)= 鲠峭 来源: 鲠峭的“鲠”是从“艽”(jiao)声,意思是刺鱼喉,引申为喉咙中间被鱼骨所阻塞。而“峭”则表示山势险峻。合在一起,“鲠峭”形容的是山势险峻,寒冷刺骨的气候。 繁体: 鯁峭 古时候汉字写法: 鯁嶠 例句: - 冬天的北方地区非常鲠峭,气温骤降,寒风刺骨。 - 寒冷的风使山峰显得更加鲠峭。 组词: 峭壁、峭拔、峭立、鲠状、骨鲠在喉 近义词: 险峻、寒冷、严寒、刺骨 反义词: 和煦、温暖、温和、宜人 希望这些信息对你有帮助!如果还有其他问题,随时告诉我。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