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鲠峭的意思、鲠峭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鲠峭的解释

刚正峭直,正直严峻。《新唐书·卓行传赞》:“ 德秀 ( 元德秀 )以德, 城 ( 阳城 )以鯁峭, 图 知命,其志凛凛与秋霜争严,真丈夫哉!” 宋 李心传 《建炎以来繫年要录·建炎元年六月》:“ 靖康 间号开言路,遇有议论鯁峭者輒加远窜,其实所以塞之也。” 宋 叶适 《故吏部侍郎刘公墓志铭》:“临事鯁峭,除民疾痛,刚果立发,必达其志而后已。”

骾峭:刚直严正。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贾奉雉》:“ 贾 为人骾峭,不避权贵。”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鲠峭是汉语中一个形容人或事物性格、形态的词汇,具有“刚直不阿”与“陡峭挺拔”的双重含义,主要用于书面语或文学语境。其释义及来源如下:


一、基本释义

  1. 形容性格刚直不屈

    指人秉性正直、不随波逐流,如山峰般坚定不可动摇。

    例证:

    《世说新语·赏誉》:“王右军(王羲之)道刘真长(刘惔)‘标云柯而不扶疏’。” 南朝梁·刘孝标注:“谓其鲠峭 不附会也。”

    (意为王羲之评价刘惔如高树独立,不攀附权贵,性格刚直。)

    来源:刘义庆《世说新语》(中华书局校注本)。

  2. 形容山势陡峻

    引申为山岩、地势高耸险峻,形态陡直。

    例证:

    宋·李昉《太平广记·山类》引《述异记》:“剑阁鲠峭 千丈,下瞰沧溟。”

    来源:李昉《太平广记》(中华书局点校本)。


二、古籍注疏


三、现代使用建议

该词属书面雅语,常见于历史文学、人物评述及山水诗文。当代使用可结合“风骨”“峻节”等词,增强文韵(例:“先生之风,鲠峭如松”)。

参见:

《汉语大词典》“鲠峭”词条(上海辞书出版社);《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

网络扩展解释

“鲠峭”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gěng qiào,主要用于形容人的品格或言行,具体解释如下:


释义与结构分析

  1. 基本含义
    指刚正峭直、正直严峻 的性格或作风,常用于描述人坚守原则、不妥协的态度。

    • “鲠”:本义为鱼骨,引申为“正直、直言不讳”(如“如鲠在喉”)。
    • “峭”:原指山势陡峭,比喻性格严厉、刚直(如“峭直”)。
  2. 语境与用法
    多用于历史或文学语境中,强调人物品格的坚毅与道德操守的严正。例如:

    《新唐书·卓行传赞》提到:“城(阳城)以鲠峭……其志凛凛与秋霜争严。”


文献例证


相关成语


“鲠峭”融合了“鲠”的正直与“峭”的严厉,多用于褒义,形容人品格刚毅、行事严正。如需更多例证或历史用例,可参考《新唐书》等典籍。

别人正在浏览...

跋胡疐尾边州别开蹊径兵戈扰攘赤芍春情凑手催攒呆窒单席道周彫缋地母狄牙蹲沓多忌法先王费神奋振复出工作站鲑禀果木海水群飞合方氏横蒙怀材抱器恚汗济救九有快利老太爷乐眼流人昧蔽昧死蜜荔枝明行迷踪嫫姆牡籥男妇牛宿旗青云意润养社会利益申豁使聘熟会太监沓浪堂札铁色托人情王何瓦瓯尾箕香槟酒消费者谐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