府号的意思、府号的详细解释
府号的解释
官员的加衔。所加衔大多是比本职高的中央官员的名号。《北史·郭祚传》:“及为征西、 雍州 ,虽喜外抚,尚以府号不优,心望加大。” 宋 王谠 《唐语林·企羡》:“公凡八任銓衡,三领节镇,皆带府号为尚书。”
词语分解
- 府的解释 府 ǔ 储藏文书或财物的地方:府库。天府。 旧时封建贵族和官僚的主宅,泛指一般人的住宅:府邸。府第。王府。府上。 中国唐代至清代的行政区域名,等级在县和省之间:开封府。府尹。府治。府试。首府。 国家行
- 号的解释 号 (號) à 名称:国号。年号。字号。 指人除有名、字之外,另起的别称:别号(如“李白,字太白,号号青莲居士”)。 标志:记号。 排定的次序或等级:编号。号码。 扬言,宣称:号称(a.名义上是;b.
网络扩展解释
“府号”一词在不同语境中有两层主要含义,以下为详细解释:
一、古代官职制度中的含义
指官员的加衔制度,即在本职官职之外,附加更高品级的中央官员名号。例如,地方官员可能被授予尚书、太尉等中央头衔,以提升其地位。这一用法多见于《北史》《唐语林》等史料记载()。
典型例证:
- 《北史·郭祚传》记载,郭祚担任地方官职时,因“府号不优”而希望获得更高加衔。
- 宋代王谠《唐语林》提到官员“带府号为尚书”,即通过加衔彰显身份。
二、现代引申为成语的含义
指地位显赫、权力重大的人物,常用于形容政府高官、企业领袖等权威人士()。例如:“他在学术界堪称府号,决策影响深远。”
补充说明
- 读音与结构:拼音为“fǔ hào”,由“府”(官署/地位)和“号”(名号/权威)组成。
- 使用场景:
- 历史语境:描述古代官职加衔制度。
- 现代语境:比喻性强调个人或组织的权威性。
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北史》《唐语林》等古籍,或查阅权威词典如沪江在线词典()。
网络扩展解释二
府号这个词在汉语中有着特定的含义。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它的拆分部首和笔画、来源、繁体、古时候汉字写法、例句,以及相关的组词、近义词和反义词。
拆分部首和笔画:府号由两个部首组成,左边是“广”字旁,右边是“号”字,它的总笔画为11画。
来源:府号一词源自古代,用来表示政府所划分的行政区域。
繁体:府号的繁体字形為「府號」。
古时候汉字写法:在古代汉字中,府号的写法与现代基本相同。
例句:他拥有着一座府号,负责统领整个地区的行政工作。
组词:府厅、府庄、府庫、郡府等。
近义词:府邸、官府、政府等。
反义词:非府、民间等。
希望这些信息对你有所帮助。如果还有其他问题,请告诉我,我会尽力帮助你!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