簠簋之风的意思、簠簋之风的详细解释
簠簋之风的解释
指官吏贪财受贿的风气。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六:“ 莱阳 赵崙 閬仙 , 康熙 二十一年督学 江 南,力矫时风,清廉自矢。过 江 击楫曰:‘某若一毫自私,不能生渡 江 北矣。’於是干謁不行,孤寒吐气,簠簋之风为之一变。”
词语分解
- 簠簋的解释 .簠与簋。两种盛黍稷稻粱之礼器。《礼记·乐记》:“簠簋俎豆,制度文章,礼之器也。”亦借指酒食、筵席。《晏子春秋·杂上十二》:“ 景公 饮酒,夜移于 晏子 之家……公曰:‘酒醴之味,金石之声,愿与夫子乐
- 风的解释 风 (風) ē 空气流动的现象。气象学特指空气在水平方向的流动:风向。风速。风级。风险。风波(喻纠纷或乱子)。风雨如磐(a.指风雨不断,天色黑暗,给人以重压的感觉;b.喻 * 或境地艰难)。风花雪月
网络扩展解释
“簠簋之风”是一个汉语成语,具体解释如下:
基本释义
- 字面含义:簠(fǔ)和簋(guǐ)是古代祭祀或宴饮时盛放粮食的青铜器皿。成语以器物代指官吏的贪腐行为,比喻官场中贪污受贿、奢侈浪费的不良风气。
出处与典故
- 文献来源:出自清代陈康祺《郎潜纪闻》卷六,记载了康熙年间官员赵崙(字阆仙)在江南整顿吏治的事迹。他过江时立誓“若一毫自私,不能生渡江北”,最终扭转了当地腐败风气。
用法与近义词
- 语法功能:多作主语或宾语,用于描述社会风气,如“整顿簠簋之风”。
- 近义词:簠簋不饰(委婉表达官员贪污)。
延伸说明
该成语通过器物象征权力与财富,暗含对官场腐败的批判。历史上常与清官反贪故事关联,如赵崙的事例体现了对“簠簋之风”的抵制。
网络扩展解释二
《簠簋之风》是一个成语,意思是坚持正义和廉洁,抵制************的风气。它的拆分部首是“簠”和“簋”,部首分别是竹和米。它的笔画总共有18画,其中“簠”有15画,“簋”有3画。《簠簋之风》一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诗经·鲁颂·鲁风·簠簋》这首古代诗歌中,描述了鲁国国君治理国家的风气。
在繁体字中,“簠簋之风”分别是「簠簋之風」。在古时候,汉字写法有所不同,例如,当初的写法可能是「簠簋之風」,并没有统一规定的书写方式。
以下是一个例句:我们应该努力营造簠簋之风,使社会更加公正和廉洁。
一些相关的词汇组合包括:廉洁、廉政、正直、抵制贪污、反腐败等。
近义词可能包括:廉政之风、清风正气、廉洁风气等。
反义词可能包括:贪污犯罪、腐败丑行、不正当行为等。
希望这些信息对您有所帮助!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