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半夏稻的意思、半夏稻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半夏稻的解释

稻子的品种名。《初学记》卷二七引 汉 蔡邕 《月令》:“十月穫稻,在九月熟者谓之半夏稻。” 唐 陆龟蒙 《幽居赋》:“復有稻名半夏,药号恒春。”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半夏稻”是一个具有历史渊源和比喻意义的词语,其解释可从以下四方面展开:

一、基本定义

半夏稻是古代稻子的一个品种名称,特指在农历九月成熟的早熟稻种,比常规十月收获的稻谷提前成熟。其名称来源于稻谷成熟时间与“半夏”植物的生长周期相关——半夏(一种药用植物)通常在夏季中期枯萎,而此稻种恰在此时成熟,形成时间关联。

二、文献记载

汉代蔡邕《月令》记载:“十月获稻,在九月熟者谓之半夏稻”,唐代陆龟蒙《幽居赋》亦提到“复有稻名半夏,药号恒春”。说明该品种在古代农事中具有明确记载。

三、比喻延伸

因半夏稻未在常规时节成熟,后被引申为事物未达最佳状态的象征,例如:

四、相关辨析

需注意与“半夏”的其他含义区分:

  1. 药用植物:半夏为有毒草本,可入药(与稻种无直接关联);
  2. 时间概念:偶指农历五月(仲夏),如鲁迅《半夏小集》。

提示:若需了解具体种植或文献细节,可查阅《初学记》《月令》等古籍原文。

网络扩展解释二

《半夏稻》这个词的意思是“半夏和稻谷”,通常用来形容稻田中半夏草茂盛的景象。该词拆分部首为“半(bàn)”和“夏(xià)”,笔画分别为“半”(3画)和“夏”(11画)。《半夏稻》一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文学作品《诗经》中的一篇《秋有三月》。 繁体字中,半夏表示為「半夏」,稻字为「稻」。在古时候的汉字写法中,半夏稻的写法与现代相似,只是笔画的顺序可能有所不同。例如,古代写法中可能先写“稻”,再写“半夏”,而现代写法则是先写“半夏”,再写“稻”。 以下是一个关于《半夏稻》的例句:“稻穗随风摇曳,半夏郁郁葱葱。” 这句话形象地描述了稻田中稻谷摇曳生姿、半夏草葱茂茂盛的景象。 一些与《半夏稻》相关的组词有:“稻田”、“半夏草”、“丰收”等。近义词可以是“稻叶婆婆”、“绿油油的稻谷”等。而反义词可能包括“荒地”、“枯稻田”等。 希望以上回答对您有帮助!如果还有其他问题,欢迎继续咨询。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