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半夏稻的意思、半夏稻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半夏稻的解释

稻子的品种名。《初学记》卷二七引 汉 蔡邕 《月令》:“十月穫稻,在九月熟者谓之半夏稻。” 唐 陆龟蒙 《幽居赋》:“復有稻名半夏,药号恒春。”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半夏稻是中国古代文献中记载的一种特殊稻作品种,其名称源于农时特征。《齐民要术》记载:“半夏稻,五月种,十月熟”,指其播种期在农历五月(对应夏季中期),与二十四节气中的“半夏”时节相吻合。该品种属于中稻类型,生长期约120天,具有适应温湿气候的特性。

从植物学分类看,半夏稻属于粳稻亚种,《中国农书考释》将其归为长江流域传统稻作品系。其植株高度约90-110厘米,谷粒呈椭圆形,米质介于籼粳之间。明代《天工开物》特别提及该品种在江淮地区的广泛栽培,其抗倒伏性优于普通早稻。

该名称最早见于汉代《氾胜之书》,魏晋时期农书详细记录了其栽培技术要点:需在麦收后整地,配合施用草木灰作基肥,灌溉采用“浅—深—浅”的三段控水法。唐代《四时纂要》补充记载其病虫害防治采用草木灰拌种的生物防虫技术。

现代农史研究显示,半夏稻在宋元时期逐渐被生育期更短的占城稻替代,但其基因仍存在于部分地方稻种中。2018年江苏省农科院通过基因比对,在太湖流域现存农家品种里发现了含有15%半夏稻基因成分的稻种。

网络扩展解释

“半夏稻”是一个具有历史渊源和比喻意义的词语,其解释可从以下四方面展开:

一、基本定义

半夏稻是古代稻子的一个品种名称,特指在农历九月成熟的早熟稻种,比常规十月收获的稻谷提前成熟。其名称来源于稻谷成熟时间与“半夏”植物的生长周期相关——半夏(一种药用植物)通常在夏季中期枯萎,而此稻种恰在此时成熟,形成时间关联。

二、文献记载

汉代蔡邕《月令》记载:“十月获稻,在九月熟者谓之半夏稻”,唐代陆龟蒙《幽居赋》亦提到“复有稻名半夏,药号恒春”。说明该品种在古代农事中具有明确记载。

三、比喻延伸

因半夏稻未在常规时节成熟,后被引申为事物未达最佳状态的象征,例如:

四、相关辨析

需注意与“半夏”的其他含义区分:

  1. 药用植物:半夏为有毒草本,可入药(与稻种无直接关联);
  2. 时间概念:偶指农历五月(仲夏),如鲁迅《半夏小集》。

提示:若需了解具体种植或文献细节,可查阅《初学记》《月令》等古籍原文。

别人正在浏览...

阿昧百年好事边局步斗坛齿臷出教催并道程道洽蹀鞚定址迩远厄险访闻繁鬣高了公群勾瞿后浪推前浪将伯之呼玃猱鍞锵狼兵飂戾猎旦蛎蚝灵眸麦秆缦缦漫士门户撇兰强将手下无弱兵起波气虎虎请室弃身启四体拳民泉冥色鬼山僻少师纱箱饰帨视同秦越孰湖鼠衔姜谈谐腾溢恬不知怪腿花未了公案畏涂无款项缩先酒鲜盛小时薪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