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奉盛的意思、奉盛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奉盛的解释

奉献盛于器中的黍稷等祭品。《左传·桓公六年》:“奉盛以告曰:‘絜粢丰盛。’谓其三时不害而民和年丰也。”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奉盛”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综合多个来源进行解释:

一、基本释义

奉盛(拼音:fèng shèng)指古代祭祀时,将黍稷等祭品盛于器皿中并恭敬献上的行为。这一行为常用于表达对神灵或尊长的敬意,并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二、词源与出处

  1. 经典文献:最早见于《左传·桓公六年》:“奉盛以告曰:‘絜粢丰盛。’谓其三时不害而民和年丰也。”,意为通过献祭洁净的谷物,象征农事顺利、百姓安居。
  2. 构词解析:
    • 奉:表“奉献、恭敬地给予”;
    • 盛:此处指“盛放祭品的容器”,引申为祭品本身。

三、使用场景

四、相关扩展

如需进一步了解例句或历史背景,可参考《左传》原文或权威汉语词典。

网络扩展解释二

奉盛这个词是指敬奉、供养的意思。拆分部首是奉和盛,奉的部首是女,盛的部首是皿。奉的笔画数是7,盛的笔画数是11。奉盛这个词的来源比较复杂,其中包括对神灵或高位者的敬奉以及对食物或饮品的供养。奉盛在繁体中的写法与简体相同。在古时候,奉和盛这两个字的写法并没有发生太大变化。奉盛这个词常常出现在古代文学作品中,例如《红楼梦》中有句话:“又有了宝二奉盛。” 意思是宝二拿上了供品。 奉盛可以拆分成奉养、奉献等词组。与奉盛意思相近的词有供养、敬奉、供奉等。而与奉盛意思相反的词有亵渎、蔑视等。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