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东交民巷的意思、东交民巷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东交民巷的解释

街巷名。在 北京市 正阳门 东侧。原名 东江米巷 ,讹为 东交民巷 。 清 代为各国使馆所在地。 辛丑条约 后划为公使馆界,各使馆自置军队,界墙设置炮位,曾经一度是帝国主义侵略 中国 的大本营和外国人特别居留地。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东交民巷是北京市东城区的一条著名历史街区,其名称与地理位置、历史功能密切相关,汉语词典释义如下:


一、基本释义

据《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定义:

东交民巷指北京市东城区的一条街道,位于天安门广场东侧。其名称源于元代漕运河道“江米巷”的谐音演变(“江米”即糯米),明代划分为东、西两段,东段称“东江米巷”,清末逐渐演变为“东交民巷”。


二、历史功能释义

《北京地名志》记载:

该巷在清代为朝廷接待外宾的“四夷馆”所在地。1860年《北京条约》签订后,英、法、美等国相继在此设立使馆;1901年《辛丑条约》将其划为“使馆界”,成为外国驻华机构集中区,并修筑堡垒围墙,形成“国中之国”的特殊政治地标。


三、文化象征释义

《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指出:

“东交民巷”在近现代史中具有双重象征意义:

  1. 殖民印记:代表清末列强在华特权,现存旧址如法国邮政局、花旗银行等建筑群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 主权象征:1950年新中国收回使馆区主权,现为最高人民法院、公安部等机构驻地,标志中国摆脱半殖民地地位的历史转折。

权威参考文献

  1.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商务印书馆, 2016.
  2. 北京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北京地名志》. 北京出版社, 2020.
  3. 史为乐.《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5.

网络扩展解释

东交民巷是北京一条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胡同,其含义和背景可从以下方面解析:

一、名称由来与地理位置

东交民巷原名东江米巷,源于元代南粮北运的漕运枢纽。因北方人称南方糯米为“江米”,此地成为卸售江米的集散地。明代修建棋盘街时,原江米巷被分为东、西两段,东段即“东江米巷”,后谐音演变为“东交民巷”。其地理位置东起崇文门内大街,西至天安门广场东侧,全长约1.6公里(含西交民巷则达3公里),是北京最长的胡同。

二、历史演变

  1. 明清时期:作为行政中心,设有礼部、兵部、鸿胪寺等机构,负责外交与贸易事务。
  2. 近代屈辱史:1860年后,英、法等国在此设立使馆;1901年《辛丑条约》将其划为“使馆界”,禁止中国人居住,成为列强侵华的“国中之国”。
  3. 新中国成立后:1949年北平解放,毛泽东要求解放军入城必须经过东交民巷,终结了“中国武装不得进入”的耻辱;1950年正式收回外国兵营,恢复主权。

三、建筑与文化价值

四、历史事件与象征意义

总结来看,东交民巷不仅是地理名称,更是中国近代史变迁的缩影,从漕运要道到外交中心,从屈辱象征到主权回归的见证,承载了复杂的历史记忆。

别人正在浏览...

按抑八物柸珓不室补益茶馆弹肃蹈壅底账动地贰都甘石宫閤光秃秃冠篇规划过夜鼓徵阖匵化色五仓焦芽颉皋颉籀静素九地瘌痢连箭练明僚佐离异面弱牧包母马平戢曝尸气虎虎青簟侵衊穷申镕炼荣启荣谢散节折齿生米做成熟饭诗柄失马似续肃听天高地下提督提价万劫为渊驱鱼紊绪舞靴闲强险忮谐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