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隄塘的意思、隄塘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隄塘的解释

有堤坝的水塘。《汉书·高帝纪上》“尝息大泽之陂” 唐 颜师古 注:“盖於泽陂隄塘之上休息而寝寐也。”《新唐书·地理志五》:“ 高邮 ,上,有隄塘,溉田数千顷。”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隄塘(亦写作“堤塘”)是汉语中一个专指水利设施的复合词,由“隄”(或“堤”)与“塘”组合而成,其核心含义指人工修筑的堤坝与蓄水池相结合的防洪、灌溉或储水工程。以下从词典释义、功能及权威引用角度详细说明:


一、词义解析

  1. 隄(堤)

    指沿河、湖、海岸边修建的挡水构筑物,主要功能是防御洪水泛滥或海水倒灌。《汉语大词典》释“堤”为“挡水的建筑物,多用土石等筑成”。

    来源:《汉语大词典》(第二版),上海辞书出版社,2007年。

  2. 指人工挖掘或围筑的蓄水池,用于储水灌溉、养殖或调节水流。《辞海》释“塘”为“水池,堤岸”。

    来源:《辞海》(第七版),上海辞书出版社,2020年。

  3. 隄塘

    二者结合后,特指通过筑堤围堰形成的水利系统,兼具防洪与蓄水双重功能。例如《农政全书》载:“隄塘之设,以潴水溉田。”

    来源:明·徐光启《农政全书·水利篇》。


二、功能与应用

隄塘在古代中国农业社会中至关重要,典型用途包括:


三、权威文献佐证

  1. 古代典籍

    《淮南子·说林训》提及:“隄塘成而水不泛滥。”印证其防洪作用。

    来源:汉·刘安《淮南子》,中华书局点校本。

  2. 现代规范

    中国水利部《水利工程技术术语》(GB/T 50095-2014)将“堤塘”列为堤防工程类别,定义为“兼具挡水和蓄水功能的堤坝系统”。

    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行业标准,2014年发布。


四、文化延伸

隄塘是中华农耕文明的智慧结晶,如著名的钱塘江海塘(世界文化遗产预备项目),始建于汉代,历经修缮,至今仍发挥防潮作用,体现古人“人水和谐”的治水理念。

来源:国家文物局《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2023年更新。

网络扩展解释

“隄塘”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通过以下方面详细解释:


基本释义


文献用例

  1. 《汉书·高帝纪上》
    唐代颜师古注:“盖於泽陂隄塘之上休息而寝寐也。”
    ——描述汉高祖刘邦曾在水塘堤岸旁休息的场景。

  2. 《新唐书·地理志五》
    “高邮,上,有隄塘,溉田数千顷。”
    ——说明唐代高邮地区(今江苏)通过隄塘灌溉农田,规模达数千顷。


功能与作用


补充说明

如需进一步了解,可参考《汉书》《新唐书》等古籍或水利史相关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

柏莒班齎边域不拘细节嵖岈山趁风晨门宠葬处士睹当返本还元反骄破满粉泪觥盏滚账嘓嘓过送击败结正缉麻警呵卷荷蹶痿句中眼开秧元快件朗镜愣头儿青乐事辚轹六騑离乡路门学毛丁猫牛蘪芜迷下蔡羟氨基绮岁球迷区甸蹂若商歌擅退神手沈种树嫡邃情沓来堂房同疾土腔望郎僞师无义香厨相狎县侯歇肩喜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