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属的意思、底属的详细解释
底属的解释
平服归属。《孔子家语·五帝德》:“日月所照,莫不底属。” 王肃 注:“底,平;四远皆平而来服属之也。”按,《史记·五帝本纪》作“砥属”。
词语分解
- 底的解释 底 ǐ 最下面的部分:底层。底座。底下(a.下面;b.以后)。海底。底肥。 末了:年底。月底。到底。 根基,基础,留作根据:刨根问底。底蕴。底稿。底版。 图案的基层:白底蓝花的瓶子。 何,什么:底事伤
- 属的解释 属 (屬) ǔ 同一家族的:亲属。眷属。烈属。 类别:金属。吾属。 有管辖关系的,归类:属于。属下。属地。归属。直属。附属。隶属。 生物群分类系统上,“科”下有“属”,“属”下有“种”。 系,是:属实
网络扩展解释
“底属”是一个古汉语词汇,其含义在不同语境中有所区别,具体解释如下:
1.基本含义
- 平服归属:源自《孔子家语·五帝德》中“日月所照,莫不底属”,意为四方土地或人民归附、臣服于某一统治者,强调地域或群体的统一归属。王肃注释“底”为“平”,即通过平定使远方臣服。
2.词义演变与通假
- 在《史记·五帝本纪》中,“底属”写作“砥属”,其中“砥”通“底”,意为通过治理使疆域安定、百姓归心。
- 部分现代解释(如)引申为“底层群体”,但此用法缺乏古籍依据,可能是对字面的误读。
3.使用场景
- 历史文献:多用于描述古代帝王功绩,如“日月所照”的疆域均被平定并归属统治。
- 现代语境:极少使用,若需引用需结合古文背景。
4.补充说明
- “底”在古汉语中可表“最下层”(如“底层”)或“平定”(如“底定”),需结合上下文判断。
- “属”在此处读作“shǔ”,意为归属、附属。
如需进一步考据,可参考《孔子家语》《史记》等古籍原文,或权威词典如汉典(来源2、3)。
网络扩展解释二
底属 这个词是什么意思、拆分部首和笔画、来源、繁体、古时候汉字写法、例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等。
底属
底属是一个汉语词汇,意思是指低层下级或者底层的部属。底属可以拆分成两个部首,底就是底部的意思,属表示隶属关系。底属的总笔画数为10。
底属这个词的来源并不明确,可能是由于中国古代社会等级分明,有高层和底层之分,所以形成了底属这个词汇。在繁体字中,底属的写法与简体字保持一致。
古时候汉字的写法与现在的简化字有所不同。底属在古代的汉字写法为 “底屬”。古代的汉字写法通常更加繁复,笔画也更多。
一些例句中可以使用底属这个词,例如:
他是公司中的底属员工,负责督促底层职员的工作。
这个部门的底属人员辛勤地工作,为公司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底属可以与其他词汇组合形成新的词汇,例如:
底属人员
底属职位
底属部门
与底属相似意义的词汇有底层、下属、部属等。
与底属相反意义的词汇有高层、上级、主宰等。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